我们从小就是在取悦他人的阶段中成长。
学生时期努力学习,拿到漂亮的成绩单取悦父母;工作期间任劳任怨,通过敬业的姿态取悦上级;两性关系中唯唯诺诺,委屈隐忍着取悦对方。
我们在取悦他人的同时,是否早已忘了自我人生的价值设定。
我们为什么总想取悦他人呢?
许多取悦者在小时候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即他们只有在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一致时,才会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如果他们做出合父母心意的事情,就会得到奖励;而在和父母期望有偏差时,哪怕只是小小的偏差,父母也会明显表现出不快;当与父母的意见完全相反时,则可能会遭受严厉批评,或是失去原本来自父母的支持、认可、理解等等。
长此以往,为了迎合父母的心意,避免反对或拒绝,孩子只好将自己原本的需求和愿望压低,转而去努力实现父母那些明确或重要的期望,甚至内化这些期望,以父母的需求来替代自己的。逐渐地,他们就会成为取悦父母的好孩子。
这种取悦父母的心理会一直潜移默化到今后的生活、工作,甚至于人生中。
《掌控》中提到了两种取悦行为,一种是“积极取悦”,一种是“奴性取悦”。
“积极取悦”,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主动讨好别人或者为了获得宽松舒适的环境,避免被攻击而采取的生存策略。例如在街边发传单的方式就属于积极取悦行为。当我们带着自己的目标,去做一些“讨好行为”时,显然会更加贴近内心,对于取悦行为会更加坚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发传单的朋友被拒绝后依然能够百折不挠。
重点阐述,另一种“奴性取悦”,则是一种病态的取悦行为,是指未经过自己的思考,对他人想法完全听从,就行奴隶似的,对于主人的话言听计从。他们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着过度维持和他人关系的强烈动机。为此,他们过分关注他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不惜忽视自己的感受,压抑自身的意愿。他们可能的模式有:
1、屈从别人。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不满、遗弃自己,他们会过分屈从于他人的意愿。诸如我们小时候都参加过一些兴趣班,培养跳舞、写作、画画的能力,殊不知,明明自己感兴趣在画画,可是父母硬要把他们的意愿强加到我们身上,让我们改练钢琴培养艺术的情操。往往结果是抑制自己的兴趣意愿,压抑自己愤怒等负面情绪,情绪调节好的还可以尝试尝试,调节不好的恐怕要自我修复一段时间。
2、自我牺牲。过分关注如何满足别人的需要,不惜牺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满足感。比如在情侣关系中,你会为了迎合对方的口味、衣品等等而改变自己的本质特性。这可能源于对别人负面感受的过度敏感,渴望与他人在某一些方面达到共识,引起关注。
3、寻求认可。过分关注他人的称赞、认可和尊重。可以体现在工作中,假如你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新人,每天你在自己的固有模式下完成手上的工作,这时,总会有资历稍老点的同事需要你帮忙,作为“奴性取悦”者的你,一方面喜欢大包大揽,一方面又不好意思拒绝,不得不放下手边的工作先跻身于同事的工作中,等你该忙自己的工作时,发现离上交任务的时间不远了,所以你得加班加点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尽管你很想当面拒绝,可是你怕从此失去了同事对你的赞许和认可,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突然想起一句话:越是在乎别人的想法,越是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当我们收到别人的帮助请求时,一定会做一个权衡,帮还是不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在奴性取悦者的行为模式中,会努力将自己的意愿压制起来,同时也不会去评估自身的能力,想的更多的是,别人是否会对自己满意。
由于取悦他人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模式,你是不是变得已看不到真实的自我了。你从心底里无法欣赏和认可自己,不相信自己给予自己的肯定。从本质来看,取悦者的个人价值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的。诚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希望自己被认可,但取悦者对他人的认可十分依赖,只有他们被接受、被需要、被赞赏的时候,他们才会感觉自己是优秀的、有能力的、存在的;而一旦他们被拒绝、被冷落、被批评,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感到自己没有存在感。
你是不是大家口中的“好好先生”,试图努力取悦身边的每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