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初心——读《三国志·魏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部分内容引自知乎用户愚木在“读史时,哪些故事使你动容”这一问题下的回答,因始终联系不到作者,这里擅自引用,侵删)

读《三国志》的念头正是因为偶尔在知乎上读到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后,感触颇深,决心读一遍《三国志》。另外一个引子,是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里面也反复赞扬“前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的牛逼,于是心想《汉书》《后汉书》恐怕还看不进去,《史记》的阅读计划又放在明年。《三国演义》少时早已读过数遍,如今年过三十,那些金戈铁马,试问天下谁敌手的浪漫情怀消耗殆尽,也是时候该读一读《三国志》了。

等翻开《三国志》把序读完,才知道进了个大坑,单《三国志》就有三十六万多字,加上裴松之那三十二万多字的批注,合起来将近七十万字。虽然本人古文水平不是战五渣 但是看上七十万字下来,估计也不成人形。索性先读一国,可是没想到三国之志,《魏书》占了一大半,自付三十多万字估计也读不下来,就好比《三国演义》写到秋风五丈原以后,连罗贯中都没啥兴致继续往下写。因此《魏书》里面也只读了大半,所以,严格来说,这篇笔记,也只是读了小半本之后的笔记罢了。



引子:很多年以后,当魏王曹操站在洛阳北部尉官署门口时,一定会想起很久以前他第一天走马上任的那个下午。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东汉末年,天下崩溃的前夕,外戚宦官轮番登场,卖官鬻爵,民不聊生。世家大族拥兵自重,名士高人明哲保身。整个朝廷有一天算一天,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年,二十岁的曹操于洛阳上任,这个青年人与众不同,相信自己是“治世之能臣”,相信自己可以依靠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挽狂澜于既倒。于是,他上任第一天,就整顿手下的官吏,制造了五色大棒,遇见犯法的人,无论什么背景,通通法办,连严朝中受宠大宦官的叔父犯法,曹操都没有轻饶,一时间,曹操治下,风气为之一新。

可是,秉公执法换来的是朝廷的一纸调令。然而,每到一地赴任,曹操都保持着当初他在洛阳北部尉的作风。

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

朝廷的当权者恨他,地方的恶势力怕他,可是老百姓却敬他爱他。

终于当权者震怒,一面威胁着要灭他的族,一面再次把他调离,给了他一个没有实权的议郎官职,想让他知难而退。

那个曾经在洛阳刚正不阿的北部尉,经过了几年的宦海沉浮,知道这次如果再不知好歹,不但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还会随时身首异处,于是他愤而辞官,回到家乡。

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戈猎,以自娱乐。

相比起复杂莫测的时局,那个年轻人还太嫩了。

龙可大可小,大可喷云吐雾,小可隐介藏形

成大事者,光有本事和抱负是不够的,还需要天时。

黄巾大乱,让曹操眼睁睁看着自己治理过的一片片土地,再次沦为人间地狱。

我想,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大的打击,莫过于看着自己曾经的理想幻灭,但是却无能为力。

如果纲常礼教不可靠,如果国家法度不可靠,那匡扶汉室又该依靠什么呢?

手中的宝剑!

心中的火焰!

皇帝驾崩,诸侯反叛,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天下大乱。

征太祖为典军校尉

年轻的曹操再次出山,从此走上军人道路,为朝廷东征西讨,剿灭叛党,大汉王朝,似乎中兴可期。

马作的卢飞快,弓作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忘了说,此时此刻,他还有个好朋友任中军校尉,这个日后将成为他一生中最大梦靥的“好朋友”,名字叫作袁绍。

眼看着政府军攻势如潮,各地叛乱和农民起义越来越难以支撑的时候。宫廷内部竟然出了大事,先是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掉,他的好友袁绍又杀光了所有宦官。紧接着,被何进生前召进长安的董卓来了,皇帝太后被杀,袁绍远走,曹操也被董卓追杀,回逃回家乡,刘家天下,终究不可挽回。

这一次,已经是那个年轻人第二次弃官。

匡扶汉室,保国安民,在这个乱世,听上去更像是一个玩笑。

该怎么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回到家乡的曹操,跟自己的兄弟一起毁家纾难,誓师讨董卓。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各路诸侯也都来了,大家一起讨伐董卓。可是这帮人要么胆怯,要么不想损失力量,没有一个愿意打头阵。曹操跳出来,第一个出兵攻打。不曾想,在现实面前,稚嫩的理想主义终究会头破血流,董卓敢于轻谈皇帝的废立,手上终究是有两把刷子。西凉军队如狼似虎,再加上盟友们一个个作壁上观,曹军惨败。若不是曹洪让马给他,曹操只怕当时就已战死沙场。

强敌越发嚣张,战友皮里阳秋,畏缩不前,子弟兵死伤殆尽,曹操终于明白,依靠眼前这帮人根本做不成什么事。汉室倾颓成这个样子,那些汉室宗亲在哪里?荆州的刘景升,益州的刘季玉连个屁都不敢放;四世三公,世受皇恩的袁绍袁术在忙着巩固自己地盘,全然没有半点忠君报国,安抚百姓的念头。只有这个阉宦之后,还在坚持,他要靠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地。只有自己变得强大,心中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从此走上武力的道路,再不回头,用兵讲理,用刀说话。东破黄巾,北战匈奴,讨伐陶谦,对峙吕布。老父亲遇害,自己也曾受伤坠马,然而克定祸乱的心终究不悔。

是岁,长安乱,天子东迁。

终于迎来了天子,终于迎来了朝廷的任命。手握三尺长剑,终于可以奉诏讨贼。

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候。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

这一年,曹操四十一岁,年已不惑。

二十年过去了,那个刚正不阿的青年人已经变得圆滑老辣,岁月把他磨砺的越发强大。接下来的三年,征张绣,平吕布,长子,侄子战死,爱将阵亡,为了国家,最新先流出来的竟然是曹家的血!紧接着两年,张邈叛,魏种反,刘备逃,董承又密谋加害,曾经的战友不相信他,共事的大臣想要害他,坐在宝座上的皇上猜忌他,后世都说曹操奸雄,做事心狠,可是不作奸雄,如何保得住身家性命?不作奸雄,如何镇得住各路蠢蠢欲动的诸侯?更不要说要是没有这个奸雄,汉朝国祚恐怕早已断绝多日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终于在灭掉袁术之后,北方大地上只剩下两个强者,一个是曹操,一个是他曾经的好友,当年敢于当堂顶撞董卓的袁绍,袁本初。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天,那些一起在洛阳鲜衣怒马的日子,那些一起举兵反抗董卓的岁月,都不必再提起。天无二日,这一次,注定有我没你。

官渡,是两个人命运的天王山,成王败寇。两边都是百战之师,两边都还未尝败绩。一场被后世写进无数史书的大战开打,延津白马,官渡乌巢,袁绍大败,发病吐血,到了来年夏天,一代豪杰袁绍撒手人寰。

这一年曹操四十六岁,拔剑四顾,眼前的土地满目疮痍。

如果要我说,读《三国志》与读《三国演义》最大不同是什么?后者最常见的字眼是“某某被斩于马下”,而前者最常见的字眼是“人相食”。后人热衷于魏蜀吴三家那些个帝王将相,谋臣名将,奇谋诡诈,勇冠三军,却常常忽略了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普通百姓的累累白骨。战乱,天灾,轮番上演,小时候会憧憬穿越回三国时期,要么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要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年龄渐长才发现,活在一个平凡的时代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幸运。四十六岁的曹操站在官渡袁军大营门口的时候,心中是否也会有千年之后元朝诗人张养浩的那声慨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又是一年的征战,到建安七年的春天,曹操发出了这样的一道命令:

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

又过了两年,曹操荡平了大半个北方,入主邺城的那天,路过袁绍墓,曹操哭祭,厚待袁绍家人,并上奏请求免除冀州一年的租税赋。心细如发的陈寿,在这里插了一段故事,说的是当年两人起兵讨董卓时的一段对话。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拒?”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拒河,北阻燕,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那个痛苦亡友的曹操,是不是也想到了当年两人之间的这一幕?那个敢于在庙堂之上与董卓拔刀长揖而誉满京华的袁本初。

建安十三年夏,因平定北方,曹操升任丞相,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四岁。

北方终于平定,天下可堪与之敌手的人只剩下东吴的孙仲谋和寄居于刘表帐下的刘玄德了。

时不我待,发兵南征,荆州降,刘备逃,就连远在益州的刘璋,都遣兵给军。一统天下,仿佛就在眼前。

可是,命运就像一个善变的女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她会给你看到哪一面。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兵败,瘟疫横行,终其一生,曹操都没有迈过长江。

人,终究拗不过天。

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读史多年,常感到所谓的命运与初心,没有一个像曹操这样令人慨叹。

位极人臣之后,有些事情就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了,你自己不想往上走一步,下面的兄弟也不干,你想解甲归田,铸剑为犁,恐怕第二天就会身首异处。有时候,没有选择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翻遍《魏书》,那个离篡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曹操,从来没有作过征西将军。

十七年春正月,公还邺。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心腹谋士荀彧服毒自尽,同年,曹操晋封魏公。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为魏王。第二年,曹丕为魏太子。

曾经屠龙的少年,终于自己变成了恶龙。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与刘备战于汉中,与这位自己一生唯一看得上的人打了这辈子的最后一仗。这一战,大将夏侯渊战死,刘备夺去了整个汉中。曹操郁郁而返,一辈子戎马生涯,生平最后一战竟然完败,或许也预示着什么?

噩耗一个接着一个,七月派爱将于禁增援曹仁,被关羽击败,于禁投降。九月,另一个心腹谋士钟繇卷入一场谋反事件,被罢免。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冬十月,军还洛阳。

裴松之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写下了《三国志·魏书一》的第111条注解。

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

洛阳北部尉,那正是曹操二十岁举孝廉时上任的地方,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昔日的伙伴,战友,手下,甚至敌人,大多都已埋入黄土。剩下来的,也和自己一样,都已风烛残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能够活到六十多岁已经是一种奢望,实在不敢奢求上天给予更多了,可是山河依旧破损,汉室已无再兴的理由,讽刺的是,最有可能埋葬汉室的人竟然就是他曹操自己!。如今,站在洛阳北部尉前的那个老人,面对这一生的戎马,是否有过一丝怀疑?

很多年以后,当魏王曹操站在洛阳北部尉官署门口时,一定会想起很久以前他第一天走马上任的那个下午。

建安二十五年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

后记:载于《三国志·魏书十九》

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想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五十八岁的曹操看着面前这位才高八斗的曹植,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二十三岁时的样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