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相识其实很奇妙。
最先从你的样子开始,开口的第一句话也大多是“我叫xxx,你叫什么名字”。这样,就算认识了。
然后聊到爱好,家住哪儿,家里有什么人,这样,就算关系很好了。
还有很多人,从你的长相来评判你是否值得交往,你穿什么衣服,就是你的名片,然后去了解你的脾性,甚至还来不及看到你的内心就觉索然无味。
一切都不重要。
可是还有一种相识,却全然相反。
我太久没有写东西了,所以这一次,我想用一种自恋式的文笔,写一写,另一种认识。
“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永远也看不见凋谢”,是16岁的我无法理解的深奥,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则更加美丽,更加难懂。
那时的我以为写词人一定是个阅历丰富,饱经沧桑的中年男人,不曾留意歌者这个从未听过亦无甚辨识度的声音。
再后来,班级开始流传有关他的神话,安徽医科大学的大学生,自学成才,在网络上的点击率火爆了,还长得帅。
我亦不曾留心。
再后来,是看到《苏格拉没有底》这样的名字,我在心里想,真是个爱玩弄文字游戏的人。“哼,幼稚。”
之后,常能听到一个女同学在教室里唱《素颜》和《你若成风》。
实在是,没有好感。
直到有一天,我盘腿坐在床上,趴在电脑桌上写作业的时候,听见耳机内传来一阵清新脱俗的音乐。那仿佛是一个标记,我已经记不清打动我的那首歌到底是《山水之间》还是《弹指一挥间》了,但我的心,从此走向另一个方向。
之后,我听完了他的很多歌,从喜欢到欣赏到钦佩再到震撼,完成这些转变的那个瞬间,我仿佛被雷劈中,恨不得打醒自己——我因为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居然错过了他这么多年。
3年,又3年,可能是时光让耳朵变得宽容。
——博客。
文字,是我认识他的第二种方式。
笔锋犀利,言辞幽默,我看着电脑屏幕上多年前的文字,对着每一个字把头点了又点。
至此,他已经无可取代。
后来零散看过他的文字访谈,人物事迹,以及身高体重年龄星座。
最后的最后,我才想起,我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当然,我后来还是知道了,网络上的图片永远不会少。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实在也算不上帅。过于清瘦的身体,凹陷的脸颊,以及面瘫一般的表情。
但是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确认对他很了解,那么,长相,只是最后一步而已。
08年,我听过他的声音,听见他的名字,也听到他的传说传言和情感八卦,他甚至成为我读书时光的一段噩梦,可是有一天,我会搜索我全部的记忆,只为找到与他有关的事情,小到仅仅是我心里轻蔑的一声“幼稚”。
仿佛冥冥中一种注定,在我上大学的前一年,他来我们学校开歌友会。
后来,我再去体育馆时的心情都变得很神圣,又觉得有些微妙的惆怅,这真是最近又最远的距离。
可是,见面、握手、拥抱、合影、签名,对我来说,已不再是执念,我能够认识他,不再错过他的每一个作品,每一次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