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hat 落后
1、从两方面讲:
(1)感知的范围
我们更多通过感知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落后。比如我自己,更多感知学院里接触到的这一个小范围领域的人。但这样做,其实很明显有不妥的地方,就像井底之蛙,只能感受到井底那个小领域,在这个小领域内就算不落后,那又有多大意义呢?
所以,有时还是要强迫自己走出去。尤其是走出去看看自己想要处于领先位置的领域。比如数据分析、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高职教育、投资。想一想自己想处于领先位置的领域,让自己走出去。可以先走出学院、在整个学校的范围进行比较,接着走出学校范围,在开封多个学校之间进行比较。现在还有互联网,借助互联网,我们更可以与世界互联。
让自己走出去,其实对自己的提升很有帮助。比如自己以前晨跑,就只是自己跑一跑,一般也就跑个3、4公里。今年(2021年),加入了本地的马拉松协会,这其实就是让自己走出去,扩大了自己的感知范围,在协会的微信群里,你会看到很多跑圈大咖,你能明显感知到在长跑这个领域,自己是处于落后状态。
人就是这样,这个落后的状态会鞭策自己。从21年年初,到现在21年10月,通过锻炼,自己虽然离跑圈大咖的距离还有一段,但目前的自己也能一周跑几个10公里,也能一个月刷一个半马,这和20年的自己比起来,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笑来老师也曾提到过,多和曾经的自己做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比较。
从提升长跑这件事,我想其中更大的意义是,我们想要自己在某个领域内进行提升,就要有意识地、甚至强迫自己扩大自己的感知范围,强迫自己走出去,这对自己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2)在这个范围内处于多大比例之后,算是落后
曾经我们处于平均水准之上,就不算落后了。接着,随着二八定律的出现,我们发现,20% 之后都是落后。随着互联网深入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可能这个落后的比例还在扩大。
(3)在感知的过程中,我们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系统性偏差:过度自信,习惯性地低估他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说的就是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比如自己,第一次晨跑碰见路兄,觉得这人配速6分+,也就是那回事。自己平时跑步要求自己跑到6分以内。但接触多了,自己对长跑的了解多了发现,人家才是王者,人家可以轻松跑个10公里,半马,而自己要求跑到6分以内,只是在5公里这个长度内。
当然,随着自己通过不断锻炼,也能一周跑几次10公里了,也能一个月跑一次半马了,这样一步一步锻炼过来,发现了提升需要克服的困难,才发现原来人家比曾经的自己厉害很多。长跑锻炼是这个道理,其他方面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只有你自己一步步经历过来了,慢慢开始接近领域的高手,才能真实体会到高手的高度。而初级的玩家更容易盲目自信,习惯性低估他人。对吧。
(4)不知不觉,你已经至少有了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二.why
为什么要讲落后?我想是为了督促我们前进。
三.how
让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让自己哪方面的能力逐步成长到能够处于身边群体中的前20%
目前认定的方面:
编程(python)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
短视频制作在旅游文化领域的使用
英语的应用能力
(1)强迫自己走出去,扩大感知范围
(2)寻找圈内的高手(贵人),多和高手交流
(3)长期持续的践行
李笑来的这套思想是由来已久,并且通过落地-践行,来实现的。
(4)任何技能的打磨都应该尽量用一个高标准去要求自己所以,应该是长期持续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想想自己英语的提升。就是12、13年的样子,准备雅思,认真学习了一段时间英语,现在基本10年过去了,还是当时打下的基础。其他技能的打磨也按照这种思路就对了,加油吧。
(5)能否拉开差距取决于你是否硬着头皮把最难的部分啃了下来
套句老话说,就是——迎难而上
(6)避免“差不多”这个坑(即认为自己快成为这个群体的前20%的时候)
所有“差不多”含义的词都表示“差很多”。
比如“我快写完了”,“我马上就到”,“我还差一点就完成了”。为什么?因为很少有事情是线性发展的。不要觉得自己快要领先就马上转换平台。“快要领先”和“真的领先”可能相差很多。
想要打破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最好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你马上就会破除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转而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事。
事情的发展多半类似,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先把一件事情做足够好。
自己有这样的体验有3次:
- 参加教学技能大赛,6、7月整整准备了2个月,取得了省二等奖的成绩,通过这次锻炼,自己对教学有了深入的认识;
- 13年左右为了准备英语考试,学习了几个月英语(包括听说读写),去英语角和老外聊天,虽然最后没有考(还是有点“差不多”的状态),但在18年、20年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方面的比拼中,其实还是取得不错的结果,在比拼中当时能发现,其实靠的就是13年的积累。
- 健身跑步这件事,也是如此,今年(21年)以定投的思路跑步(长期、定量(足量)),今年的身体情况以及精力比起往年,有所提高。
所以,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我想还是定投的思路。
定投策略:针对某个投资标的在很长的时间内定投投资一定的金额。我想这里有两个关键:长期,定量。
现在自己在定投“英语跟读”,感觉对英语的应用还不够,自己需要“翻墙”让自己在生活中更多使用英语。
(7)读书的关注点放在“学以致用”,而不是多少本。扩展开来说,不只是读书,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知易行难。如果没有去践行,让它真正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它就一点用处也没有。
所以,不但要践行,还要践行到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写作这件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力活,只要你不断地写,就会越写越好。等你多留几次言,再回头去看当初的自己,就能明显感觉到进步了。
包括当前读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其实自己还没有到践行的程度,更不要说践行到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8)培养自己反思的习惯记录自己,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最终进化成将来的日子
(9)一字不落地阅读“一字不落地阅读”是经常被人低估的能力。
绝大数的人都会选择性阅读。就是把文章的内容放到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去理解,至于作者想表达的是否真的是这个意思其实并不重要,我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
这种情况我自己也遇到过,读书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一字不落地阅读是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