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增益、付出
恶:损毁、索取
善恶的三个层级:
1.内在待人处事方式:善的方式、恶的方式、非善非恶的方式
2.外在环境中的分化:善人、恶人、无关善恶的人
3.处理一件事的结果:善、恶、半善半恶
昨天说到要做十分的人,十分的人做事的标准是,处理一件事的结果需要是善的。
其具体方式为:以善的态度对善人、以恶的态度对恶人。因为以善的态度对善人可以增益他的善,以恶的态度对恶人可以使恶人知道恶没有好的下场从而增益其弃恶从善的可能性。至于非善非恶的人,由于不存在利益相关或者情感联结,只需要界限分明地两不相欠即可。这样,可以说处理任何事的结局都会是善的。
时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深明人性之恶,故而希望自己是善的,对周围的一切都秉持一种包容宽容爱的态度,殊不知这态度在助长善的增益的同时无意中放纵了恶的蔓延。所以说他们处理事情的结果是半善半恶的,没有达到他们亲近善的目标。
也会有这样的人,别人为他付出很多,他们渐渐地被养出一种习惯于伸手和索取的态度,甚至将进一步的索取视作理所应当的。这样的人就是以恶的态度来回报善了啊!这样做的结果是恶的。不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态度来回报恶?是善吗?那岂不是颠倒了是非黑白,是一种纯粹的恶了吧!所以我说,我看不惯的人大约是这个类型的,他们只求自己的小康,对别人的付出都是索取的一种手段。这样的人太精明了,我们说他们即便在法律层面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也终究逃不过道德上善恶的考量。
而那些以付出为乐的人,他们真的损失了什么吗?他们在意的,他们都得到,他们不在意的,都散去了而已。视金钱为维护情谊、养豪放之气的工具,不在乎其多少,而在乎他花到了什么事上,是不是为自己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这样的人是真正有道德的啊!与这样的人为伍,我大概可以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善良的人吧!为善容易,与恶势力作斗争却不是容易的事。“匿怨而友其人”,是孔夫子以之为耻的事情啊!我和他们再联系,岂不是把自己和乡愿犬儒之流放在了一个位置吗?我好羞耻啊,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人,我很早就知道不是一路人,竟然还努力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真是无原则无底线又无耻啊!我要果断地把他们排除在人际关系圈子之外了。所谓情谊,可以结交,就可以放弃。这是日后很多年,都要努力的地方。
善与恶相遇,先受伤的总是善良。我之前说过,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约略有两种面相,一种是大奸大恶型的,一种是受苦受难型的。大奸大恶需要有滋生的土壤,我们一般人学不来啊!只说受苦受难是菩萨的行为,我们敬佩那样的人啊!他们坚持善良,他们经历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