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破局,是因为我们有目标,目标有大有小,但很多目标仅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因此要借势破局,做到事半功倍。
一、为什么要学会借势?
借势与自身努力不是对立的,自身的努力是资源准备,同样的资源配合不同的环境和趋势,会出现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不同结果。
例:信天翁随船飞行,借助船体的气流滑翔飞越太平洋;鹧鸪靠自己的肌肉拍打翅膀飞行,飞不出山林。
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同,做大事的人和企业善于借助外部的力量,事半功倍。
二、如何借势?
案例:沃尔玛出现前,业界共识是10万人的城镇开一个折扣商场才能维持低廉价格和盈利。沃尔玛借助卫星技术的优势,把分散在各个店里的条形码系统联系起来,使单店条形码系统的“正资源”得以整合,按区域组织商店网,实现了在一两万人口的城镇开店,让上百家店可以即时联系,共享信息,统一调度,降低成本,单店对应人口降低到3万人。
结果:1、总顾客规模大幅增加,与供应商谈判能力增强,降低了采购成本,可以给出更低的折扣。2、物流和仓储重新规划,配送线路更加优化,更加高效,降低了物流和仓储成本。3、抢先进入镇级市场,占据黄金位置,实现“先动者优势”。
(有一种说法是沃尔玛不只是零售企业,更大的意义上是一家数据管理企业)
三、如何把握趋势?
四个关键词:审视(局势)、准备(资源)、辨识(机会窗口)、行动。类似于老鹰抓小鸡,猛虎扑食。
案例:乔布斯回到苹果,扭转了业务下降的颓势后几年没有动作,就是等待“机会窗口”。窗口出现时,把所有的资源都利用起来,及时出击,一举成功。
最简单的办法:盯住大块头。大公司通常有专人研判趋势,大公司会先知先觉,先动作,先受益。小企业可以象信天翁跟住船一样跟住大企业,借助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跟随大企业的战略是否完全适用值得商榷,庞大如诺基亚因为对智能手机判断不明,是前车之鉴。跟随大企业还可能分分钟掉进红海,竞争惨烈,利润微薄。反而一些小而美的企业,在细分市场中取得成果。快速变化的年代,究竟是跟随大企业还是靠自己的眼光,我觉得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或许围绕大企业做一些周边是更好的借势。)
番外篇:掌握最佳行动时机。
指挥家伯恩斯坦对最佳时机的判断:乐团定位就绪,乐手做好准备,指挥凝聚气力,贯注意志于眼前曲目,等台下闲聊间歇、咳嗽终止、节目手册不再翻动,乐器全部悬于半空蓄势待发,蓦然出手。
时机不一定是先机。抢先机的前提
1、“领先者”形象非常重要;
2、“学习和经验”非常重要,且难以模仿;
3、“顾客忠诚度”相当重要,顾客一试成主顾,不再考虑竞争者;
4、抢得先机可以掌控稀缺资源或独占市场利基;
5、抢得先机可以及早巩固上下游关系,取得成本优势和优惠待遇;
6、早期、具规模、无法逆转的投入可以吓阻竞争者进入;
7、采购方更换供应商会带来高转换成本;
8、抢得先机即可结束竞争。
跟随的前提:
1、稍后可以迎头赶上;
2、市场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