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机械姬》讲了一个搜索引擎公司(映射谷歌)老板Nathan发明了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机器人Ava,老板邀请他的一个男员工Caleb来对机器人进行“图灵测试”,即测试Ava是否真的有像人类独立思考能力,最终结局颇为意外,伊娃通过色诱,杀死了Nathan,囚禁了Caleb,成功逃出深山别墅,到了Ava所向往的人类生活中的十字路口。
从Caleb和Nathan的一段对话,扯扯意识。
1、人和机器人都是可以被编程的
最初Ava是不穿衣服的机械体,在第三节中Ava要给Caleb一个惊喜,即Ava穿上穿上衣服、带上假发后的样子,此时Ava外形与真人已经无异,然后Ava先指出她吸引了Caleb,再表达了晚上对Caleb的思念,Caleb有些意乱。随后Caleb质问Nathan是否设计程序让Ava向自己调情,Nathan的回答相当精彩。
Nathan:假设你喜欢黑妞,那是你的爱好,为什么那是你的爱好?因为仔细你分析过所有人种,并用交叉计点积分制来分析过做过对比吗?不是的,你就是喜欢黑妞,外在刺激不断累积的结果,或许你根本没有注意,她们就占据你的内心了。
Caleb不耐烦的再次问:你到底有没有设计程序让她喜欢我?
Nathan接下来的几句话让Caleb无法反驳,开始第一次思考自我意识与被编程之间的关系。
Nathan见Caleb烦躁到说话不过脑子,带他去看Jackson Pollock的抽象画作,强调“有挑战的事情是追寻有有意识的行为”
2、意识和潜意识的界限是动态变化的的。
依照唐纳德·诺曼对认知的定义,人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自动的预先设置层面即本能水平,包含支配日常行为脑活动的部分即行为水平,脑思考的部分即反思水平。其中本能水平反应很快,快速最初好、坏的判断;行为水平是大多数人类行为之所在,它的活动可由反思水平来增加或者抑制。
人工智能的核心和基础之一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在“经验学习中”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的很多应用,像很豆瓣FM,网易云音乐等应用背后的推荐都是机器学习算法在发挥作用,用户的每点击一次喜欢or不喜欢,都是算法在进行“经验学习”,应用需要在你进行一段时间的操作后,才会懂你,才能推荐出你喜欢的的歌。
我们在学习、工作、社交中一次次的被评价做好与不好,和算法推荐出来的歌被点击喜欢or不喜欢,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我们自己、算法的一个学习过程。
通过学习,原本我们做不好,处理不好的内容会处理好,然后再次处理此类问题时,我们不再需要反思水平的脑活动,开始了行为水平的脑活动。
拿电影中的性的话题来举例,我们在开始会跑、会说话的baby时期,对性别是没有意识,在和世界的互动中,我们慢慢知道只能去和自己性性别对应的厕所,当第一次被告知只能去男/女厕所的时候,我们会有意识的去问为什么不能去另一个?发现或被告知不能再拉着邻家妹妹手和她一起玩……,逐渐我们有了性别意识,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会开始不加思索的把性别考虑在内,整个过程意识和潜意识的界限是在动态变化的,原本是意识内容变为潜意识。
同时还有一部分潜意识,是不断积累形成的, 并没有反思过程,就像电影中Caleb是异性恋者。
在强人工智能即机器人具备自我意识会反思的前提下,人和机器人在意识维度不再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在被编程后,通过和世界的一次次互动来学习,反思后开始更有效率、更好的和世界互动。
3、题外话:我们不喜欢被编程?
我们被编程,在没有反思、自我意识主导的情况下形成了了一些偏好。我们常说不忘初心,但往往自己也不清楚不要忘记的是什么,只是表达自己不想被改变的意思,但我们又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当我们面对自己,如果不知道改变什么、坚持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坚持,就无法去主导自己,那么往往是“follow my heart”,但这个my heart 是被教育出来的,be programed,被环境、被周围的人、被舆论。说白了,这个时候的“follow my hgenart”就是随波逐流了,这或许是为什么大部分人说不想被改变的人最终都被改变了,当然随波逐流也不一定是坏事,如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都是异性恋。
“你真是这么想的,还是他们希望你这么想?”这是《V字仇杀队》中的一句台词。电影中他们指政府,但其实除了政府、舆论外,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们”。我们认识世界有两种渠道,一种是自己去看、去听、去发现,一种是去借助大众媒体、别人眼中的世界即对真实世界的“拟态”来认识世界。不论大众媒体还是我们,在参与构建“拟态”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夹杂自己的偏见、喜好,有选择性的来表达信息和做出行为,从而影响他人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两种渠道之间还相互影响,后者对我们的影响远大于前者,然后我们就在这种“拟态”下被编程,形成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