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段时间的地铁读物《我们仨》似乎并没有花太长时间。亏得是纸质版的,还是三联出的牛皮纸封面,素雅,还有一股淡淡的书香气,闻着心安。这要是kindle,可就不知道差几层意思了。
每天跨入车厢就习惯性地掏包、拿书,并没有特别急切、也没有压力,就像是每天固定时间要和一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见一面,有话就聊一聊,没有就相视一笑,然后静静地待上那么一会,很舒服。
看书的时候时常出现一种错觉:钱媛永远是4、5岁的样子,微胖、很可爱。杨绛一直是那一位温柔贤淑的年轻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自己的孩子,但毕竟为母时间不长,偶尔会显得笨拙。而钱钟书呢,对一切人情世故都不通达,面对妻女时,俨然老顽童做派。一家人其乐融融,相携走过几十年风雨,赤子之心却未曾改。在其他人眼里,钱媛是哭声嘹亮的星海小姐,是机灵的圆圆头,是善良的儿媳妇,是敬业的教授,但对于母亲,那一只离别时挥舞着的小白手,就留下了一辈子的烙印。
古驿道上,杨绛先生就那么一程一程走,走过四季。有过温暖的相聚,却也逃不过最终的相失。她没能化成一颗望夫石,残缺的驱壳像落叶一般被秋风带回家。可是没了我们仨的家还是家吗?“只是旅途上的客栈罢了,我还在寻觅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