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我读完《灿烂千阳》这本书后的心情。
很多时候,我都有这样的感受:书读的越多,越是感觉到文字的有限,我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评价我读过的这些书,也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我读过后的心情。
《灿烂千阳》这本书是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的所写的第二本小说,相比较《灿烂千阳》,他的《追风筝的人》被更多的人熟悉。《追风筝的人》问世后大获成功,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600万册,创下出版奇迹。
获得如此成绩,你一定以为胡塞尼是个作家吧,事实上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在是加州的一名医生。除了《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他写了另外一本书《群山回唱》,并成为“胡塞尼三部曲”。
这三本书我都读过,而《灿烂千阳》是最让我震撼的。
我一直觉得阿富汗是个神秘而充满苦难的国家,我也不知道这种印象来自哪里,她的苦难来自于那些大大小小的战争,她的神秘也许和阿拉伯女人的卡布有关吧。
和《追风筝的人》一样,《灿烂千阳》这本小说以阿富汗为写作背景讲述了两个女人的悲惨命运。
故事的第一个女主人公玛丽雅姆是父亲和女仆娜娜的私生女,从小跟着母亲生活在破旧的小屋。她一直向往父亲富丽堂皇的宅院,也讨厌母亲的坏脾气,甚至觉得娜娜是嫉妒自己,害怕自己过上她从未有过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她离开娜娜去寻找城里的父亲,她坐在父亲的宅院门口苦苦守候,得到的确是父亲妻子的白眼和厌恶。玛丽雅姆决定回家,但她到家后却看到因绝望而上吊自杀的母亲,而那一天恰好是她十五岁的生日。
读到这里,我泣不成声。玛丽雅姆的童年嘎然而止,那一刻,也许她并不知道,等待她的是更加悲惨的生活。
玛丽雅姆始终忘不了娜娜上吊的那一幕,她觉得是自己的离开害死了母亲,这个十五岁的女孩承担了太多她这个年纪不该承担的责任。
和母亲在一起的生活虽然匮乏、贫穷,但是却因为有着娜娜的爱,这十五年确是幸福温馨的。十五岁以后,生活真正的磨难才开始。
娜娜死后,玛丽雅姆被父亲带到了家里。随后由父亲安排远嫁喀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拉希德有着严重的男权主义思想,他从来不让玛丽雅姆单独出门,不允许她和男人说话。玛丽雅姆怀孕后,拉希德也曾温柔相待,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玛丽雅姆几经流产,终因无法生子而长期生活在家暴阴影之下。
玛丽雅姆被家暴的画面触目惊心,每次读到胸口都发闷,压抑到喘不过气,总要跑到阳台大口大口地呼气,才能缓过来。
我想起了大一寒假,在回新疆的火车上,和几个维吾尔族的同学一起看了一步阿富汗电影。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只是那个清晰的画面却历历在目。一个女人长期被丈夫家暴,而丈夫却和别的女人通奸,她忍受不了提出离婚,却被丈夫威胁自己和别的男人上床,最后被活埋掉。
电影的最后,那个女人的头被一点点埋没,我看到好几个维族同学都泪流满面。那时候的我,以为这都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怎么会有这么残暴的事情,难道没有法律吗?
多年后,读到胡塞尼的作品,对阿富汗有了一定了解后,才明白原来在那片陌生的国度,这样的悲剧在不断地上演着。
而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美丽的国家,难道不应该感恩吗?
读胡塞尼的作品很累,就好像是把自己抽筋扒皮,直击灵魂深处拷问你审判你一样。你看到那个伤痕累累的自己,也看到被你曾经伤害过的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