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那次偶然的聊天,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想着来昌都,甚至可能都不会知道它的存在!记得是去年9月份中旬的一天,医馆里生意不好,我正百无聊奈地坐着玩手机。质管部的林姐走过来问我:“你有没有朋友愿意去西藏工作?西藏昌都有个药店需要驻店药师,待遇还不错。”听到这个待遇后我立刻就心动了,毕竟这个工资大约是我在成都的2倍。于是和家人商量了一下,我便动身来到了这个离四川最近的西藏自治区的城市。
我一直以为西藏离我很遥远,没想到就在我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它却又离我那么近!昌都是一个才建立四年的小城市,由于四周的大山阻碍了它的发展,这使得它的市区面积很小,几乎只有老家的县城那么大!但和内地相比,这里又是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刚下飞机,引入眼帘的就是那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蓝天白云,这样的景色在成都是很难看到的。抬头面向天空然后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那感觉真是心旷神怡。天空也离我很近,仿佛就在面前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那片纯净的蓝天和棉花糖似的云;昌都的山跟四川也不一样,这边山上光秃秃地,除了一些杂草和低矮的灌木丛外几乎看不见一棵树。靠近马路边的山体还用钢丝网裹着防止突然掉下石头造成安全隐患。据说在这边当兵只要能种活一棵树就能获得一次二等功,虽然不知道这个传说是否属实,但这边山上确实很难看到树木。
从机场到昌都市区大约2小时的车程,到单位一切安顿妥当后,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工作。由于刚来这边对工作都还不熟悉加上前期的工作比较多的原因,我一直没有时间停下来认识一下这个将来可能要待很长时间的小城。
直到大约一个礼拜后,我终于有了时间来认识它。但究竟该从哪里认识,我并不十分明确!于是我就问同事哪里有比较有特色的景点,他们一致推荐喇嘛庙,我便确定了这次的认识之旅就从喇嘛庙开始。
因为听说喇嘛庙也不大,所以我决定用两个小时左右地时间来参观。周六下午一点左右,我吃完午饭就出门准备去参观喇嘛庙。天气很好,外面太阳晒的正红火。宿舍离喇嘛庙的直线距离并不远,甚至透过卧室窗户就能看到阳光下闪着金光的喇嘛庙顶、三栋僧舍及前来朝拜的人们。坐电梯下楼左转穿过宿舍楼下的服装店后,横跨一条马路再右转走大约二三十步就来到了一座长约500米的桥上,而喇嘛庙就在这座桥另一头的山上。要上到喇嘛庙可不轻松,首先要爬上一段相当高的石阶,石阶的尽头就是我今天要去的目的地。
也许是还没有完全适应这边相对稀薄的空气的原因,这石阶爬的分外吃力,甚至达到了一步三喘的地步。我也放弃了要一鼓作气爬上山顶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想法,索性放慢脚步边爬边欣赏起石阶两边的风景来。所谓金秋十月,这个月份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讲已经进入晚秋时节,在这儿却洋溢着春夏两季的繁荣气息。石阶两边的斜坡上种了不少的不大叫得出名字的树,但看得出来栽下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它们还绑着支撑的木条和营养液。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反而显得更加枝繁叶茂,跟四周光秃秃的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它们懂得在这样的地方生存不易,所以才更努力地生长吧!树丛间各种花儿也都开得正艳,有格桑花、玫瑰、曼陀罗、月季、黄金菊……盛开的花儿引来了不少蜜蜂和蝴蝶,其间还有不少鸟儿在忙碌着,你追我赶的好不热闹!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竟有一种置身于春天的田野上的感觉哩。
顺着石阶继续往上走,不多一会儿便走到了尽头,我也就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喇嘛庙。
踏上最后一级石阶向右看去,引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它与喇嘛庙仅隔着一条窄窄的路,路上很多朝拜的藏族人民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围着寺庙转着。平台被红色的、雕刻着很多极具藏族特色的花纹的栏杆围着隔断成了几个小平台,各个小平台间留有不足一米宽的通道。平台虽然被栏杆隔断,但还是能够看得出它的宽敞和大气。上面很多藏民在那里晒太阳,也许是刚刚参加完朝拜在歇脚吧!我边这样想边走着。也来到了平台上,这是整个昌都市区位置最高的建筑了。凭栏望去,由于山体的遮挡我并不能看得很远,不过山下的房屋、茶马广场和扎曲河却尽收眼底。茶马广场可以算是整个昌都市最繁华的地方,广场对面都是红顶白墙雕刻着藏族民居独特的纹饰的住宅,显得既现代又不失当地特色。看着这些房子,还有在广场上来回穿梭或坐凳子上晒太阳的人们,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收回目光,转过身来就看到喇嘛庙围墙外立八座大白塔。我并不知道这些塔的作用,自然也给予没太多的关注。大白塔前面不远处有一块石墙,石墙的正中间用汉字和藏文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昌都强巴林寺”的字样,字体是红色的,显得十分的苍劲有力!这些字下面同样用两种文字刻着颁布部门和颁布时间,同样是红色字体,同样的苍劲有力!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康区第一大寺,被誉为“藏东第一禅林”的强巴林寺啊!通过查资料得知,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的,因为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起名为强巴林寺。寺庙里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百平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的最高水平。
看完介绍后继续往前走,走了不远就看到了寺庙的大门。大门左边是一排售卖各种佛教使用的器具及原料,如酥油、小蜡灯、僧袍以及各种生活器具。走进大门,正前方是两栋同样红顶白墙极有藏族特色的楼,大约有200米高。右边稍矮一点的是经堂和寺庙管理部门的驻所,听说这些房子都已经是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可能正是僧人们休息的时间,寺庙院子里并没有多少僧人,也没有听到想象中的郎朗的诵经声。走到经堂门口看到经堂里面塑着不少金光闪闪的佛像,它们或坐着或站立,或安祥宁静或面目狰狞,总之是各不相同。殿堂内摆放着大约几百个僧人念经用的金黄色的坐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酥油香味,经堂门口有几个中年的藏族妇女在朝拜。之前听说藏族人民对佛教的十分虔诚,朝拜的时候也是真正的五体投地。说实话我是不大相信的,即使在看过《冈仁波齐》以后我也是对这种虔诚保持着怀疑态度的。但是当我亲眼看到这几个藏族妇女的朝拜过后,彻底被她们的那种虔诚征服了。我没敢打扰她们,便悄悄地走了出来。
来到院子里,觉得逛的有点累了,就在院子里找了个石凳休息了一会儿。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便起身准备下山回去了。下山时还是走的来时的石阶,走到一半的时候我看见左边有一堆特色的房子,仿佛是一条小小的街道。心想:兴许有什么好玩儿的呢?便决定走过去看看。到了街道上发现这是一条销售特色产品的商业街,不过不知道是才修好还是什么原因,大部分门面都处于大门紧闭的状态,也是看不见几个行人。感觉没什么逛的过后就决定走街道中间的石阶下山,在石阶旁边看到几座大致是描述茶马古道的青铜雕塑,青绿色的雕塑仍然能让人感受到那段厚重的历史。顺着石阶走下去,看到一座高大的金黄色的雕塑,是一个骑着马的意气风发的将军像。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格萨尔王,通过底座的介绍大致可以了解到他的生平:格萨尔王是藏族传说里的一位神话人物。他出生于公元1038年,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使岭国领土归于一统,是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
绕过格萨尔王的雕塑再继续往下走,就到了茶马广场街道上。这时太阳已经逐渐西下,我回头望去,阳光正好洒在格萨尔王身上,使得他愈发的金光灿灿、愈发的高大威。所有的建筑在这光芒的笼罩下,也显得格外的美丽和壮观。
不大一会儿,太阳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天边残存的一点余晖也完全没有了它曾经光芒万丈、普照大地的霸气。天逐渐暗下来,身边有凉风吹来感觉冷飕飕的,我看了眼手机:已经下午六点半了。于是就在街上找了个小饭馆吃了碗面,然后把衣服拉链拉拢领口慢慢地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