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熵暂时消失的感觉,是产生心流的活动会让人上瘾的一大原因。任何有乐趣的活动几乎都会上瘾,变成不再是发乎意识的选择,而是会干扰其活动。当一个人沉溺于某种有乐趣的活动,不能再顾及其他事时,他就丧失了最终的控制权,亦即决定意识内涵的自由。这么一来,产生心流的活动就有可能导致负面的效果:虽然它还能创造心灵的秩序,提升生活的品质,但由于上瘾,自我便沦为某种特定秩序的俘虏,不愿再去适应生活中的暧昧与模糊。我们必须认清心流有使人上瘾的魔力;我们也应该承认世上没有绝对的好这个事实。如果人类因为火会把东西烧光就禁止用火,我们可能不跟猴子相差无几。
痛下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的目标,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汇集成统一的心流体验时,意识就呈现出一片详和。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人,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内心的和谐自然涌现。生活在和谐中的人,不论作什么,都不会把精神能量浪费在怀疑后悔罪恶感以及恐惧之上,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意识井然有序的人不需要害怕出乎意料的事,甚至也不惧怕死亡,活着的每一刻都饶富意义,大多数时候也都乐趣无穷。
人生意义也有高下。那些能够整合无比复杂的人生,找到人生意义,整合无比复杂的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整合无比复杂经常是相对矛盾的价值观,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人,有最大的大心流。
几乎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有心流的最优状态:阅读\静坐\思考\休闲等。因此,心流是人类普遍生活本质的存在,但不能把心流视为心灵恒常的现象,更不是境界,而是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瞬间展现的灵光。人若不是苦苦挣扎,最优体验也就找不到立足之地。
最优体验是穿梭于具体的世界与遥远的心智国度间的过程;具体的生活犹如在泥沼中行走,心智的世界则是人类理解生活的灵光。人透过苦涩的生活,尤愿召唤更复杂的心智来理解生活。两者交织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是由简单的认知到“自我‘的复杂化, 使我们的心灵不再乞求于简单容易的思考,而是进入自我的彻底私密的体验,先完成主体的思考,再回来俯视自己,使自身在生活与意识之间来回地整合。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