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理解M的意思,M(Money Suppl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国经济中,一定时期内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存量。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M1、M2、M3、M4等
当然 每个国家由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货币供应量的指标也不同这里对于M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以我国为例我国央行将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纸币+硬币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M3和M4在统计当中使用较少 ,一般以M0流通现金 M1M2货币作为参考
在我国的货币系统中,流通中的现金流动性最强,被称为M0。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称为M1,流动性比M0差些。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被称为M2,流动性最差,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以及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此外,衡量经济环境的变化还会用到一个货币流动性指标,即M1/M2,表示交易性货币余额占货币总量的比例,这个比率也叫做货币流动性比率。通常在高通货膨胀时,货币流动性比率(即M1/M2)会上升;在通货紧缩时,存款的收益增加,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下降。
这是因为,在高通货膨胀的时期,我们自然愿意持有更多的现金或活期存款来随时方便地购买各种实物资产,以避免货币的贬值。在这样的时期,我们通常会看到货币的流动性增加。而在通货紧缩时期,存款就很划算了,此时,货币的流动性也自然会降低。
所以,反过来说,货币流动性的上升,意味着公众对彭货膨胀的预期在增强;而货币流动性的下降就意味着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减弱,甚至有通货紧缩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