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需要,我看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一些故事很吸引我,我仍记得几年前看《飘》、《平凡的世界》以及《穆斯林的葬礼》时的那种全神贯注,也回答别人我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即便如此,对那些文学作品究竟好在哪里,他们又为什么有那么崇高的声誉,我一直很懵懂。我与那么多的文学作品之间,始终有隔阂,一直无法领略他们真正的精华所在。那种感觉就是,我一直在文学的大门外徘徊。
这个问题延伸一下就是,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个几乎可以说是以读书为专业的人,一个读了那么多年书的人,还在问这个问题,难免让人不解甚至不屑。我自己也感到很不安,还有点羞愧。但这是事实,我不能回避和掩盖,我必须直面它。
上大学以前,我读的最多的是教科书,文学作品最大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来源就是语文书了,这实在不足以培养起我对文学真正的理解,或许这也是我至今入不了文学之门的根源所在。
阴差阳错读了中文系,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当代的文学作品,蜂拥着向我涌来,我一下子慌了神,理清楚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的历史脉络,了解各国名著以及它们各自讲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已经剩不下多少时间来细细品读那些浩如烟海的作品了。即便是有幸被我选中,也巴不得一目十行赶快看完。囫囵吐枣,追求数量,不管质量。看完后了解到的是故事,而不是名著的精华。
名著的精华究竟是什么,直到此时此刻,我也说不上来。但就是觉得不仅仅在于它讲了一个好故事,它应该对人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悲惨世界》是个大部头著作,这不仅是说它字数多篇幅长,也是说它所表现的历史背景非常宽阔。曾经阅读这部著作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领略到了一些在别的书中没有领略到的东西,读完后有失落,有悲悯,有喜悦,有一种很空的感受。
最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张炜的《丑行或浪漫》,一本是余华的《兄弟》。前者讲善良多情的农村姑娘刘蜜蜡被恶人强占为妻,一路逃亡,终与爱人走到一起的故事。后者讲两个异姓兄弟在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的人生际遇。这两本书各自讲了一个好故事,但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故事了,而是两部作品中对美好人物美好品性的刻画,以及对苦难生活的描写。生活中的美让人动容,人在苦难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昂扬、善良、乐观更是让人刻骨铭心。
好的作品,可以让人笑,让人哭;或者,让人哭着笑,让人笑着哭。
或许有人会说,不必凡事都追求所谓的意义,读书就是读故事也没什么可指责的。的确如此,凡事都问意义问用处,难免堕入功利主义的深渊。只要我们享受如此这样,就已经获得了意义。
于我而言,仿佛那门已经开了一条缝,隐隐有光亮透露出来,我想要向前一步,推开门,看看里面究竟是何种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