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问,语言文字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听了高老师的讲座,更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更是在同文本对话、同学生对话,是一场思维的碰撞。唯有语文、只有语言、文字才能有这种穿越古今、不分年龄、不论贵贱的力量。
而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也更应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种润物无声真情相容的境界。
上课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要仔细的研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更要借助教参,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与之相符合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思路,把学生装在心中。把每个问题细细揣摩,形成知识链,做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实一节其实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同样的教学设计放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环境中,教学效果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者,看好学生。就是备学生。在我执教的《乡村四月》中,因为是到市里做展示课,所以我的学生从乡村孩子变城市里孩子,所以在试课的过程中,我的教学重落到诵读上。因为孩子们对于农忙,插田,这些事情很熟悉。可是到了正式讲课的时候,面对城里的孩子,在课堂上,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这些词语就变成了教学的重点,因为孩子们没有见过农活。于是,就有一个小孩提问说道:“老师,蚕桑是不是蚕蛹呀?”一节课的备课尤为重要,既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只有把这些落到实处,才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
上课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课堂中生成是你无法预料的,我们只能在备课时做好充分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学生。可是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是灵活的,我们无法预测到孩子们会说哪句话、会说哪个词我们只能是激发他的兴趣,让他有所感悟,对她有所启示,这便出现了课堂的生成。而一节好的课堂上,生成更是非常精彩。这些孩子会想到我们意想不到的词语、表达出我们叹为观止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们的课堂。而我们新课程标准,倡导与生平等的交流和讨论,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奇特的想法,与学生组建起学习共同体。同样还是《乡村四月》这一课,在小组讨论后,一个女孩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是闲人少,而不是忙?我想这就是课堂中讨论时带给他的思维的碰撞,他一定是深读了古诗,才想到了这样的问题,这就是生成。就是我们需要肯定孩子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课前为什么要大量的查阅资料,就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不是演戏没有台词,我们能设计老师的教案,却无法代表孩子们发表心声。所以一节课的好坏,我们要注重课堂的生成,引导学生发现思维,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只做课堂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一节课之后要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目的。就是要扎实的落实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再多的模式、再新的方法,最终都要回归根本,就是要让课堂变得扎实,让学生学会知识。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总喜欢去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后来慢慢发现了好多的名师,他们的课堂并没有复杂的花样,而是更加让人感到踏实,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学会。现在的我正在参加互加计划的国语双师课堂,担任小胡杨二年级单元教学的导师,每一次的课程我们都会集体讨论,设定方案在试了课、磨课。当我讲到《亡羊补牢》的时候,一个画面,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当中。当时在指导“劝”这个字的书写,我邀请一个班级的孩子上麦来分享,在助教老师的帮助下,如何写好这个字?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助学老师更是引导的非常到位,我们要先看这个字的高矮,再看它的结构,最后找到它的关键笔画。这一刻我把时间留给了孩子们把讲话的机会也留给了他们,我想我们教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不仅学会写,还要学会怎样写。我想这也是我们为小胡杨双师课堂的孩子们上课的初衷,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方法。这种通过网络建起来的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网络开展的另外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我们实现地域之间的教育共同体。这便回到了教学的源头——一节好课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就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一节好课,应该是细小处见大智慧,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应该是真心相融的。而我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路上也会一路前行,一路思考。一节好课是我为之努力的标准,也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会用心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