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都市女性情感大戏《我的前半生》,是的,又是一部不用追剧,欣赏朋友圈转发就可以知道所有剧情的“热剧”。
我当然知道,读过亦舒原著的人,都痛恨这部剧,好端端一个优雅节制隐忍的主妇变成了一棵在大街上骂街的圣诞树。但为什么它依然能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因为——它满足了所有—— 不上班的黄脸婆 / 混不好的中年女白领 / 遗憾自己出生不好导致自己无法嫁入豪门... 的所有女人对人生不满意,错误在他人的借口:我的生命里少了一个贺涵。
如果有贺涵,我必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身材减得棒棒的,再底层的工作,我也有信心和正能量坚持做下去。如果有贺涵,我必将有一个男闺蜜可以助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做我职场的导师,项目的合伙人,让我在办公室里大放光彩。 如果有贺涵,我怎么还需要和老家的哥哥嫂子算家产?我怎么还需要和办公室里那位总署夫人比高低?我怎么还需要每天和家里的小保姆算计菜钱? 我怎么还需要和淘宝卖家扯皮谁来摊这一笔补运费? 如果有贺涵,我就有了带气质的美貌,带内涵的智慧,团结的家人,通天的人脉,算不清的现金流和目空一切的情操,我怎么还可能是现在这样让我自己都不满意的我?
是的,这部剧给了所有忧伤、焦虑的中年妇女一个不用再自责的借口 —— 因为我的生命里没有一个贺涵那样的男人。好吧,我承认,我败给了你们的天真,败给了自己的现实,也败给了无法逆转的热播剧品味。罗子君前半生的逆袭让成百上千万的女人觉得自己白活了一个前半生。
我有一个同窗,早年通过美国华人论坛发照片,结识了一个在美国的银川人,一毕业便把自己快递了过去,早早做了新娘,毕业前听她述说那男人温柔体贴的细节,毕业后MSN SPACE 和QQ空间常见到她和她先生甜美的旅行照片,也是羡煞旁人的。可后来,渐渐没了消息,再联系上,已是单身,只言片语大概是那男人想回国发展,她却不愿意,于是分道扬镳,在美国离婚,自然分到可观的财产。此时,身边的同学大都初为人妻,为人母,她潇洒的告别一段婚姻,开始读全日制的MBA,再之后,有了朋友圈,每天看她汇报自己的生活,读书,毕业,找工作,作为一个单身狗如何在大职场里拼命,和印度人斗,和白人斗,昏天暗地的两点一线,再有一天突然画风一变,好像不再需要加班,陷入爱河,和一个网上认识的麻醉科医生爱的死去活来,每天的照片里都是浴室里,或相拥而眠的照片,头发凌乱,眼神迷离,麻醉科医生赤裸着上身,特写到可以大致数清楚胸毛有几根。至此,我想起了《我的前半生》,她大概就是想用这些文字和图片告诉我们:我的前半生,过得很婀娜,很丰富,很精彩,很多爱。。。很多爱。。。因为我遇到了一个“贺涵”,真TMD太棒了。
作为热播剧和大学同窗的观众,我且都只能默默的祝福,我不是伟大的编剧,如果是,我必然恶毒的改变那剧的结局,我要诚心的篡改罗子君的人生,狠狠的在妇女观众的脑壳顶上敲上一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看剧!我要赶走贺涵这样比美国宗教剧歌颂上帝还要夸张的角色,他必将离开罗子君,过上他高于罗子君世界却不见得多快乐的“正常生活“。我不是大学同窗的挚友或家人,如果是,我必然恶狠狠的提醒她,在西方世界里享受西方男人欢爱的同时,将肌肤、体毛和狗粮用中文事无巨细的撒给中国人看,是一件很LOW的事情,在你之前几次雷同的恋爱和身体展示里,我们都只看到了一样东西 —— 寂寞无趣。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好的结局,请沉静下来,多些时间和他互相了解,展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路热烈的伪装,辛苦的讨来一些狗粮,再毫无保留的撒给你的中国剧迷,最主要,他们不是剧迷,他们只是多了一个可以和朋友聊天时的谈资“我有个朋友在美国”。。。而已。
很遗憾,我从不相信女人可以靠男人来拯救,无论是婚姻失败,还是对爱情失望,又或者事业落魄到一败涂地,我始终愿意把信念交给我自己,若羡慕旁人所得,我便想想自己是否可以努力争取,若看到旁人有之而我却无所得,便让它翻一页过去。
前半生或坎坷,或平淡,或光彩耀人,或黯淡无光,最终,需要用后半生的智慧和勇气去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