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亲的夸赞
爱读书,缘于儿时父亲的教诲。父亲每次回家,都会教我们姐妹背一首唐诗。为了比赛看谁背的快,我、三姐和弟弟常被提问。最初对背诗是抵触的,因为我没三姐反应快,也没弟弟讨喜。
背得快的三姐第一个背完就出去玩,弟弟从小体弱多病,多被照顾,我在父亲注视下才能怯生生背完,再听父亲叮嘱一番,才能离开。这种场景每次都能上演,下一次父亲回来提问时,三姐有时会忘记,弟弟却不能全部背诵,反而我能一字不拉的背全。听到父亲微笑着夸赞,让我如临大敌的心境慢慢改变,因为我的慢读,把诗的意思理解的全面,通篇背诵自然完全。
我不聪明,但我有笨办法,别人能快速记住的内容,我要反复读才能熟练。妈妈说熟能生巧,我就多读多背,真的理解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真正内涵。和大人理论也能流畅发表不成熟的观点,常能博人一笑,得几句夸赞。
2.母亲的言传
母亲每天忙碌,真正领教母亲的言传,是下雨天。无法下地干活,母亲就纳着鞋底手不闲,哄着我们不乱跑,嘴里讲着《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聆听着故事,感受着母爱温暖,才知道母亲懂的很多,故事讲的委婉,吸引着我们不知疲倦。
晚上点着煤油灯,围着大箩筐,母亲组织我们姐妹剥玉米,听着喜爱的《杨家将》、《岳飞传》,感受着将士忠君爱国的诗篇。总会引发好奇,一个个问他们结局,听着杨家将七郎八虎战死沙场、岳飞惨遭陷害的下场,我们都眼含热泪,为其喊冤。母亲不动声色的解惑,明白了正义和善恶忠奸,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让我对读书更有好感。
3.读书使人受益
父亲从事教育,逢年过节只要听说他回来,三里五村的人都来请教。有的学生跑几里地自发到我家,听父亲传授读书带来的的好处。家中虽然清贫,但母亲很喜欢孩子们这种学习态度,把家里仅有的花生、瓜子招待。
几十个学生围坐在房前,没有凳子就蹲在地上或坐在石头上听父亲教诲。我们姐妹从小在这种氛围里被熏陶和灌输着长大。五百多口人的村庄,那几年竟然出了三十多个大学生。这在整个乡和县城很是轰动,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附近众多人受益,经父亲指点的学生,都考上了不同院校。走到哪里,都传诵父亲的功绩,几十年过去,有的学生还亲自登门感谢父亲的知遇之恩。读书让他们受益,如今在不同岗位施展着人生抱负频传佳绩。
4.读书可明理
初中时大姐朋友到家里做客,看他风尘仆仆,就主动倒水,让其净手洗面,再端茶奉上,客人道谢,大姐笑夸:眼色活。这些不起眼的举止,都从书中找到答案,读书让人懂得许多道理,明理才知礼,知礼而论理。
5.读书可静气
处在纷扰时代,面对芜杂世俗之事,笑看人生起伏,工作中做好自己,不为升职和绩效考核烦心。任它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烦躁时捧一本书,让人视野开阔,头脑冷静。心情沉淀,摒弃繁杂,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淡定从容。不为进退滋扰,宠辱不惊,浮躁会远你而去。
6.读书可修身养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的读多了,浑身自能散发一种气质。读书可以博采众长,吸收精华,得新知,养灵性,端庄大方,交流知性优雅。从书中感受知识的广阔,书中自有颜如玉,一点不假。你看:品诗自有李白的潇酒,观画鉴赏徐悲鸿的奔马,可与孔子讲礼,与孙武论兵法,也可与王羲之颜真卿赏字,更可在书中听着音乐了解肖伯纳。
7. 读书要慢而精
我读书讲究慢,只有慢读才能牢记,品味书中情节,学会摘抄金句。慢读一本书,真正领悟一本书的精义,才能学到知识。自学考试尤其锻炼人,没有老师教,只有一点点啃,读,记。这种自学的文化知识入脑入心,记忆深刻。正是慢读、精读,让我顺利过关拿到大专文凭。就如法奇所讲: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8. 读书是一种享受
只有沉浸在书中,你才能感受海之蓝天之阔。书是一种调味料,与人物对话,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扬鞭策马,体会着放飞心情,恣意潇酒。让我们咀嚼生活的酸甜苦辣,品尝人间的悲欢离合。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高兴时会心一笑,悲伤时泪水尽洒。只有身在书中,感受书中的意境,那是一种另类的美。那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谐和,是精神的慰藉,是疲劳时的一杯茶。
所以,读书吧。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