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我对蛋儿爹说:赵蛋蛋想吃面条,一会儿你给他煮面条,我赶紧洗衣服,吃完饭我哄他睡觉。又对赵蛋蛋说:一会儿你自己玩,爸爸给你做饭,妈妈给你洗衣服,好吧。赵蛋蛋说:我可以看会动画片吗?我说那恐怕不行,你可以看会书,再玩会玩的玩具。爸爸说:你可以一会儿吃饭的时候看海藻舞(元旦联欢会准备演出的节目)。赵蛋蛋甚是高兴。其实我是不愿意的,我希望孩子能够一心一意的吃饭,但我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进家以后,我们各自忙各自的事情,我在卫生间洗衣服,孩儿爹在厨房做饭,赵蛋蛋则趴在地垫上玩玩具。十分钟后,爸爸把煮好的面条端上来让蛋蛋吃,蛋蛋说我可以一边看平板一边吃吗?爸爸说可以就给他准备了海藻舞的视频,赵蛋蛋又提出:我不想表演这个,我想表演小跳蛙。边吃饭边看了一会儿又说:我想看动画片。爸爸有些不高兴说:好好吃饭,别老是提要求。这时候在洗衣服的我搭话了,我说:你可以提要求,但是妈妈觉得你应该吃完饭再看动画片,你现在好好吃饭,吃完饭看一集动画片,妈妈哄你睡觉。爸爸听了说:你妈妈说了你可以提要求,咱们都听妈妈的。随后又说咱俩教育得统一,不然孩子不知道听谁的。(当然在这句话前几分钟他也再用行动对我答应孩子看动画的要求表示抗议,就是不听我说什么让孩子边看动画片边吃饭,最后在我的咆哮下听从了我的意见)首先我对爸爸这种沟通方式比较认可,最起码他不在无声的抗议了哈哈✌(̿▀̿ ̿Ĺ̯̿̿▀̿ ̿)✌。
我边洗衣服边想我是不是溺爱孩子了?孩子该不该提要求呢?
于是哄睡孩子我开始查找相关理论和案例。
首先我要知道孩子为什么提要求。
从心里发展上讲:孩子跟你条件,是心智发展的必然阶段
孩子喜欢跟父母提条件,其实并不全是坏事,也可能是孩子心智发展的必经阶段。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陈小春在节目中超凶儿子Jasper,但Jasper超级理智地对他爸说:
“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了?)
“Can you stop angry now?”(你现在可以停止生气吗?)
这种敢于表达自己情绪与需求,敢于与父亲提条件的沟通方式,让陈小春一时间感到很诧异,表示:“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们之间会有这样的对话”、“我相信我这辈子都忘不了这段对话”。
而Jasper的这种主动表达的方式,正说明他其实有非常强大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顺利与父亲沟通。
事实上,在婴儿成长的最初阶段,是没有所谓的自我意识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认为,4个月以前的婴儿实际上把自己看作其母亲的一部分。
大约在18个月左右,孩子开始能够自我辨认,同时伴随着两项进步:
开始玩假装游戏;
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我自己)。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这种自我觉知感到兴奋,以“我”开头的句子增多,“我想要……”“我要做……”“我要吃……”所以,在父母听来,孩子所提的条件,实际上,是孩子在进行充分地自我确认。
赵蛋蛋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条件其实作为家长应该高兴,说明孩子已经充分的进行自我认识,并能够勇敢的用语言进行表达,说明他能够肯定自己需求的价值,这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鼓励的。回想现在有多少人正在否定自己需求的价值?比如孩子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就是在“要求”老师为自己解答。但这样简单的一个行为,孩子就会有很多的顾虑。
我提的问题是不是很蠢?
我提问是不是在浪费大家时间了?
我提问会不会让同学和老师对我有看法?
孩子会有这些顾虑的根源就在于,从小就在一个否定“提要求”价值的环境里长大。
否定自己需求的价值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价值。提要求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如果此时,父母能够对孩子所提的“条件”给予正向反馈,对于增强孩子的自主感,培养自信的人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后的生活中,也更敢于提出条件、争取自己所需,而不是自卑与畏缩。
按照上面的说法我觉得我的做法还是可以肯定的,首先我没有否定孩子的要求,只是告诉他这个要求我会在其他时间满足你,但现在这个时间只能吃饭,我认为孩子提出要求是可以的,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分着他提出的这个要求是否合理,什么时间可以满足。当然赵蛋蛋之所以一味地提出要看动画片这个要求我们家长也要反思,就是之前为了让他吃饭经常是用动画片哄着吃饭,这才造成了孩子的这个习惯,而频繁提出这个要求是他强烈的看动画片需求导致的。
孩子频繁讲条件,是在提醒父母注意以下几点:
孩子可能在模仿你,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家庭是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孩子说话、做事的方式都必然从家人身上学习而来,如果一个家庭里,家人的交往方式是讲条件的,孩子也变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这种方式。
特别是0-6岁阶段的孩子,大脑正处于活跃的黄金时期,模仿和吸收能力十分惊人,很容易就可以模仿父母的行为。
也许,你可以检索一下,这样的对话是否也常常在你的家庭中出现:
你今天好好练琴,晚上就带你去吃必胜客;
这学期如果你考到班上前3名,
假期就带你去玩;
你这周不再课上捣乱,周末就允许你打两个小时的电子游戏。
当父母习惯以这种偷懒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也同时学会了和父母讲条件去换取自己想要的玩具,游戏时间等。
这一点我们也确实存在着问题,面对赵蛋蛋吃饭难这个问题我们家长也是经常用你好好吃饭,我就带你去游乐场等等条件式的语录让他去做事情,果然自己种的瓜再苦也要吃完
当父母双方喜欢以“条件置换”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时,在孩子的脑海中会形成:“想要的东西,可以用某种条件来获得”的思维模式,因而,孩子也学会了与父母讲条件。
了解了孩子讲条件的原因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肯定肯定再肯给。专家说了,对于增强孩子的自主感,培养自信的人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我们肯定孩子什么呢?要对孩子能够把自己的需求提出来的行为进行肯定,从上面的事情来看这点我做的还不够,没有肯定孩子的这种行为。
其次:分析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起帮助孩子分析你提出来的这个要求是否可以达成,也就是说孩子的要求过分不过分,比如有的孩子说我要月亮,这个要求就是过分的。
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他提出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满足。就是说有的时候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可能时机不对,那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商量什么时间可以满足。如上这个例子,赵蛋蛋提出看动画片这个要求我认为是合理的,为什么呢?首先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完全屏蔽电子产品带给孩子的刺激,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控制看电子产品的时间,更何况孩子提出看的动画片是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的动画片。但是我没有给孩子一起商量满足要求的时间,强势的压给孩子吃完饭再看,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让他更有主见。
当然孩子提出的要求有很多种,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种种,那么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敏感地觉知,这既是孩子形成自我觉知、自我意识发展地必经阶段,给予充分地尊重,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把“讲条件”当作与父母谈判的方式。其次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事情的利弊,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并教会孩子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自己,也尊重父母,并开始渐渐懂得:只有自己,才可以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