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传声 感触良多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也是我们任职的河北电台建台70周年。从我个人说,是走上新闻专业岗位的61周年。抚今忆昔,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在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使我感触较深的,是我在河北电台石家市庄记者站期间,到井陉县进行的一次以记者身份发出的統篇语音报道。 这是 1990年春季,石家庄西部山区,旱情严重,需要报道这里的抗旱活动。当时台里的形势是,正进一步推行新闻改革,在报道形式上,努力体现广播特点,音响报道增多。其中,记者电话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节目里,而且这种报道形式不断占据新闻头条位置。我也想搞电话报道,但想到,当电台记者以来,也进行过一些录音报道,但在其中,自己以记者身份出现的声音,总是占配角地位。如,答记者问中的记者问话,录音场景的解说短语,更不用说先把稿子写成、给主人录音的“录音讲话”了。还看到,搞电话报道的,都是年轻记者,我岁数大,普通话水平低,在这样的报道中,要全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给听众,能行吗?心里没底。好在没有放弃,本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去石家庄西部山区井陉县搞抗旱电话报道的打算,报告给台新闻部,没想到给定了下来。 定了采访题目,迅速行动。邀请上石家庄市农委的一位副主任,他提供交通工具,弟二天就到达井陉县。县农业部门给介绍了全县开展抗旱的情况,如:全县春节一过,“绵右渠”、“绵左渠”两条主要灌渠,就抓紧时机提前放水,加上辘轳、挑杆等提水工具一齐上,加快了小麦浇水、春白地洇水进度。同时,对地势高、不能浇灌的梯田抓紧耙地保墒。县、乡干部到村里帮助村民加强抗旱措施,包括谋划多种抗旱作物,等等。 这些资料,已够一篇抗旱电话报道使用。但是,为了使报道内容更鲜活,更接近实际,在县里了解情况后,我们又到乡下采访。在一个叫“罗庄”的村子里,大街上见到一位刚从地里回来的赵氏男性村民。他谈了他们家正进行的抗旱活动。在承包的农田里,麦田浇水、春白地洇水已经完成,耙地保墒也进行一遍。他还说,若天旱再严重,准备吃大苦用力气,要担水浇坑多栽种红薯、多点钟花生,力争农田多收成。这户村民的抗旱劳作和计划,正是全县农民户抗旱活动的一个缩影,就把这一事例写进了电话报道的稿子里。 电话报道的稿子写成后,下午,在井陉县委机关,我用电话传到省台编辑部。弟二天的早七点新闻和午间的“全省联播”节目,居然都在头条位置播出。还有更想不到的是,我这篇“老马学蹿”式的电话报道,竟然还被评成上等好新闻,获得了奖金。 这次电话报道,现在看,是很平常的报道活动。但由此联想到的问题,给人的启示,想是有益的。
一是,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挑战自己,掌握时代新技术,力争成为“全才”。在国庆、台庆到来的时候,回首过去,尤其是近20多年来,新闻传播界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惊喜。收音机的便携化,电视机的普及和提高,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电脑走进城乡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人人拥有手机,都有微信群或qq群,人们获得信息、向外传播信息的数量大大增加,其手段已经网络化,品种已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样化,人与人之间全球“互动”。网络直播、自媒体也正在兴起。普通群众,在网络上已经成为”记者角色”。 在这一新形势下,专业新闻记者,也不能只靠写文字发稿、发固定照片或录音响履职,他们面对的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各种技术的协同应用,而且其运用水平应大大高于普同群众。作为老新闻工作者者,面对新技术、新局面,要有不甘落后的精神,勇敢挑战自己,敢闯敢试,努力学习新技术,驾驭新技术,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即使退休了,如果缺乏网络知识和操作上的基本技能,应该认识到,这就是现代人生中的“短版”,要赶紧补上。要挑战自己,使自己走进现代文明性质的网络,进入群微信群、朋友圈,扩大视野,获取新知识,体验网络技能,充实晚年生活,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年轻一代的新闻编采人员,具有网络知识和技能优势,但面对新闻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也势必走上“一专多能“之路。有较好的文字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娴熟驾驭音频、视频技术的能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闻工作责任。
二是,新时代运用新技术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出精品上用力气。文字新闻作品,要求“精雕细刻”,大到整体谋篇,小到一字一词、一个标点,都要一丝不苟,才能出现引人入胜的好新闻作品。搞音频、视频新闻,仍然是首先要求有好的主题内容,用声音、图像(视频)去表达。套用写文章“言之有物”这句话,应该说“音频、视频要有物”。还说20多年前,我搞的那件电话报道,如果仅满足能用,在县机关掌握够用的材料后,就没有必要在下到农村去寻找基层的事例了。但坚持了严要求,到农村”捕捉“到了鲜活材料,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结果,使得这一件语音报道,既有全县宏观性抗旱活动内容,也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事例,显得”言之有物”,它才被评定为好新闻作品。事实说明,决定音频、视频新闻的价值的,首先是它的好内容,应在采写反应主题的内容上用力气。音频、视频新闻,增加了新闻的技术成分,增加了新闻的视听性,因此,新闻作品的制作 难度增加了,记者在口述表达、音频、视频获取和加工制作上,更应要求高标准,才能搞出有时代特色的新闻作品来。
三是,增强前瞻意识,认识新闻媒体的发展变化,紧跟时代步伐。新闻事业和其它许多事业一样,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我们河北电台为例,台内“老广播人”受到更高尊重,他们积极“传帮带”。大批年轻人才走进电台,众人干广播、爱广播,刻苦钻研广播。广播出现九大频道,“交通广播”、“旅游文化广播”对象性节目应运而生,广播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提升。办出了“阳光热线”等名牌节目,党政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更加明显。在体制上,电台、电视台又合并为河北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相互借鉴,交流人才,优势互补,增强了传播功力。可以说,广播影视战线阳光灿烂,形势喜人。 在大好形势下,要看到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互联网要进入物联网时期,各种媒体要在这一高科技环境里运作,已经看到智能机器主持人在央视和新华社栏目中露面,5g技术已进入应用阶段,有的地方还开始探索媒体融合,试建传媒集团。处在不同新闻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增强前瞻意识,立足本职,努力作好现职工作,发辉潜能,争取更好成效。同时,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网络新知识和操作新本领,紧跟时代科技潮流,并力争站在潮流的前沿。为更好地履行历史赋予的新闻工作职责,作出现时贡献,还要储备适应革新、创新的新能量。
(2019.3.下旬成文,之后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