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家族最讲究的,莫过于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全家人都“一条心”。
但是,又有哪个家庭能够做到“一条心”呢?从整体的情况来说,很少。一般来说,家庭不闹矛盾就不错了,又何谈保持永远都“一条心”呢?
父母还在的时候,下面的孩子还会走走过场,表面上兄友弟恭,不会说闹出太难看的矛盾。这,主要还是给父母面子,不想让父母担心罢了。
可是,一旦父母离开了,这些习惯于走过场的孩子,还会兄友弟恭吗?说得难听一点,他们不为了家产而争个你死我活,就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为什么父母在不在世,对家庭的影响那么大呢?
其实,父母是当下家庭的创造者,也是这个原始家庭的核心。如果家庭的核心不见了,那这个原始家庭就消失了。当然,孩子本身也会创造出新的家庭,成为新的父母,一直轮转下去。
父母,终究是家庭的顶梁柱。试想,没有了顶梁柱的家庭,又怎么可能安稳呢?
父母之后,为什么亲人和兄弟姐妹都不再“一条心”呢?我想,关键原因有这么3点。
02
原因一:父母走后,家庭的平衡机制就消失了。
天地分阴阳,人间分日月,世道分善恶,尘世分男女。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保持平衡,如此才能长久。缺乏了平衡,一切都是不长久的。
就像一个天平,只要它平衡了,相信它就能维持当下的状态,不会一边高,一边低,造成了失衡且倾倒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家庭中,只要儿女的关系相互平衡,亲人之间也保持该有的亲缘关系,矛盾被压制住,那家庭就能保持“一条心”了。
而让亲人的关系保持平衡,将矛盾压制住的关键,其实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在堂,又有谁敢做出悖逆家庭的事儿呢?
两兄弟发生了矛盾,而且争个不停。这个时候,父母插手了,直接调解了他们的矛盾,让他们继续和谐相处。尽管他们不愿意,相信他们也会装装样子,不再计较太多。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都心服口服的存在。而其他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一旦父母离开了,家庭的平衡机制消失了,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束缚了,谁也看不起谁,那整个家庭就分散了,每个人都各走各路,进而让关系破裂。
03
原因二:一代亲,二代表,三代疏。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声音,亲情越来越淡薄。哪怕是农村的亲情,也面临着不断“式微”的现实。
为什么亲情会越来越淡薄呢?我想,跟传统的亲缘机制,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不无关系。
传统的亲缘机制,就是第一代人的亲情特别亲密,而到了第二代,亲情就疏远了。再到第三代,第四代,这些亲情就消失不见了。
你还认识你的表堂亲戚吗?你的孩子还知道自己的远房亲戚有谁吗?或者说,再过一代人,这些亲戚还会有在一起相聚的机会吗?
很遗憾地说,有很多的亲戚,我们都与之不再往来了,就跟陌路人一样,各走各路。如果有缘分,那还可以见一见。如果没有缘分,那就算了,没必要计较太多。
更何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人们早已对串门或者逢年过节去拜亲这些事儿失去了兴趣,都希望在网络上聊天。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就疏远了吗?
父母在堂,还能组织一两次家族聚会。父母不在了,又有谁有这个影响力,去组织家族的聚会呢?我想,没有人有这个影响力,也没有人有这个心思。
见与不见,问题已经影响不大了。
04
原因三:人们不再对亲戚以及兄弟姐妹有好感。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贫穷的时候,没有人会对我们感兴趣。无论我们做什么,也不会有人关心。可是,一旦我们有钱了,别人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一个劲地奉承我们。
拜高踩低,终究是亲戚之间的日常行为,又有谁能改变呢?
尤其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相信每个人都只看着物质利益做人,又有谁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思去跟亲戚打交道呢?
况且,无论我们是赚到钱也好,还是赚不到钱也罢,心理最不平衡的,依旧是我们的亲戚。
亲戚这个群体,看似正常,实际上存在着极强的“见不得人好”的心态。无论你混成什么样子,别人都不希望你过得好,如此,就没有“一条心”的必要了。
你想跟别人一条心,谁知道别人想看你倒霉。这,不就是你的一厢情愿吗?
做人,没必要存在“一厢情愿”的心态。有些时候,凡事随缘就好,有感情的,就多联系。没感情的,就直接保持距离。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