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一次微信告诉我,某电商平台上有优惠券可以领取。当我兴冲冲打开 App 后发现,同样的一张优惠券,他可以领取而我却看都看不到。
我猜,我可能遇上了传说中的「老用户与狗不得参与」了。
上面的现象可能不仅仅是我遇到过。「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了 2018 年度社会生活十大流行语之一,由此衍生出诸如「老用户与狗不得参与」、「苹果用户比安卓用户收费高」、「卖给老用户比新用户更贵」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平台收集标签,并依赖标签给用户推荐不同的商品,提供不同的服务,甚至是给予不同的定价,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大数据杀熟」的一部分了。
标签化并不是互联网出现后的新兴产物。每个社会人都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的具象反映即是标签。比如如今甚嚣尘上的「人设崩塌」,也是一种标签化的人格展示。大多数人在社交网络中会给自己贴上想要的标签,不一定真实,但却是希望别人能够感知并认同的。通过标签树立人设,我们便能找到具有相似标签的「同类」,或是发现具有相悖标签的「异族」。前者能给予我们归属感,发现人际关系中的温暖面;而后者正是矛盾和冲突产生的根源。这是自我的标签化,互联网只是将这种标签化拉近,并且放大。
除了自我的标签展示,与之相对应的,将他人贴上标签可能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社会的碎片化迫使我们不得不以最快的效率去输入并消化信息,标签定义这种「降维处理」或许是最便利的方式。我们不再有时间与对方慢慢磨合了解,而是粗放式地根据标签建立认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标签建立的认知,很可能是不全面的。我们总是希望能用最简单的标签来定义一个人,而忽略了人性的错综复杂。这带来的,便是个体标签归属 —— 或者说,身份 —— 的单一性。小到家庭矛盾,大到种族冲突,都是这种单一性带来的后果。《身份与暴力》中提到,把个体身份单一化,利用这种单一化推动暴力和冲突的行为,是不理智的。比如极端民族主义和地域歧视,便是单纯以血缘和地理标签将个体进行粗暴划分后所带来的冲突。这种粗糙的身份标签单一化带来的便是偏见和暴力。
标签让我们更加方便地认知他人,认知世界。标签化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建立对标签化的正确认知。过度富集并依赖标签,和个体标签单一化,都是对标签的错误利用。长此以往便会发现,社会看上去日益琐碎复杂,但自己却逐渐变得狭隘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