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孔子的老师很多,记载于史册就有:郯国国君郯子、精于乐理的卿大夫苌弘、著名乐官师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孔子的师傅中以老子最出名,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
但是,孔子还有一位老师,非常奇特,这个老师就是春秋时期莒国神童项橐。遇到孔子时,项橐才七岁。那么项橐何德何能,小小年纪就能让孔子拜为师呢?
项橐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一带,他长得眉目清秀,无师自通,聪颖过人。他自小就喜欢观察事物,遇事好砸破砂锅问到底,提出的问题使好多大人难以回答。两岁的时候,一天下大雨,电闪雷鸣,他问父亲为什么有闪电和打雷呢?父亲说是天上的神仙在为民除害,来捉地下的妖怪和坏人。项橐反问,冬天不打雷不下雨,难道就没有妖怪和坏人了吗?把父亲问得张口结舌。
还有一次,舅舅逗他,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他说跟地上的人一样多。接着反问舅舅,问舅舅的头发有多少?舅舅说跟项橐一样多,不信数数?项橐说行,让舅舅把头发拔下来,他来数!一句话惹得在座的人哄堂大笑。
孔子遇到项橐的时候,项橐正七岁。当时项橐与同伴在兖州玩筑城墙,他们把路上的土堆起来,筑出了一个小小的方形城,项橐往里一坐,俨然一副稳坐中军帐派头。此时正巧孔子坐车路过此地,项橐他们筑起的“城”挡住了孔子的道。孔子见状,即问坐在城内的项橐:“小孩,你怎么不避让车子?”小项橐毫不惊慌,从容应对:“从古至今,只听说车避城,哪里听说过城避车呀?”孔子闻之,无言而对,只好绕城而过。
车子绕过去后,孔子越想越觉得这个小孩非同寻常,太可爱了,于是又赶了回来。孔夫子为了找回点面子,有心出难题考考项橐。他问项橐,|“你知道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门无关?何车无轮?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刀无环?何火无烟?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日不足?何日有余?何雄无雌?何树无枝?何城无使?何人无字?”
项橐想了想,然后不紧不慢回答说:“土山无石,井水无鱼,空门无关,舆车(轿子)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斫刀无环,萤火无烟,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冬日不足,夏日有余,孤雄无雌,枯树无枝,空城无使,小儿无字。”孔子大惊,心想这孩子真是智慧超群,和他的年龄一点也不相符!
接着,项橐反问孔子,“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竹子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孔子被辩驳得面红耳赤,他觉得这孩子知识实在是太渊博了,连自己也辩不过他,于是连连拱手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很快就传出去了,当时正是诸侯争霸的时代,列国国君都想把小项橐收为己用。为避祸,项橐的父母只好带着他藏到山里,但不幸被吴国和齐国的武士发现了,两国武士同时围住洞口,各劝项橐投奔自己国中,被小项橐严词拒绝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在抢夺中,吴国武士一看己方处于下风,怕项橐被齐国抢去,遂发狠把项橐杀死。项橐死时只有12岁,一个绝顶聪明的神童,本来长大后可以有一番大作为的,就这样早夭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项橐12年的人生虽然只是惊鸿一现,但是历史记住了他,他和孔子互相诘问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我觉得小项橐的绝顶聪明虽然让我们佩服,孔夫子不耻下问、虚怀如谷的精神更让我们佩服!读者诸君,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