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枫燎燃
《写给报大人的信》回复:
感谢你,写了这么一封直言不讳的信。
让我知道写作群还需提升的地方在哪里。
首先感谢你的信任,选择了加入本期写作群。
你提的分班建议非常好。
这不,今天已经开启了配对机制。
这是以前写作群玩过的一项“游戏”,
的确有助于提升大家的互动程度,获得更丰满的体验。
分班的方式也在考虑。
很理解你觉得在群里除了结识一些群友之外,
难有什么额外收获这样的感受。
这也是我们需要改进之处。
自今天起,我也将尽量做到,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点评。
并提前进行群内公告。
既不因为“行程忙”就取消点评(除非遇“不可抗力”),
也不因点评时间过于机动化导致一些想接受点评的群友难以捕捉到机会。
当然点评也只能是抽选,
否则劳动量太大无法完成,
事实上那样的意义也并不是太大
一期群下来,
每位群友大约能收到我的两到三次点评
其实更多的还需要大家互评
这样互相激发互相照亮
才使这个社群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你说的没错,
本群自创立之初,
就不是一个以“告诉大家怎么写作”为基础的群,
而是一个刺激大家写作积极性并培养写作习惯的社群。
说白了,文无定法。
听1000堂“如何写作”的课,不如拿起笔就写,
先培养写作的习惯再谈怎么提升技法。
甚至在我看来,
所谓“点评”也只不过是辅助性的功能,
它绝对无法取代一个人每天认真拿笔写作本身带给写作的帮助大
当然,这绝不应该成为我不认真做点评的借口。
最后说明一下发红包这件事。
这并不是“打发幼儿园小朋友发几块糖哄哄我们求知若渴的心”
这是来自本人的一项自我约束:
坚持周末无休的每日写作,
如果哪天没写,就发200元红包到群里
所以,这其实是本人输掉的“赌注”,
而不是为哄大家开心撒给大家的糖果。
其实,我希望这种红包一次也不要发,
一是,钱疼啊,
二是,我希望自己能赢自己。
总之,不断改善写作群体验,
让大家感到物超所值,
既有归宿感,
又有实际的个人提升,
这就是本群延续下去的动力。
请继续监督!
也欢迎所有群友对本群有待改进之处多提意见!
@小爱希
《灵魂服务之道》点评:
这篇探讨的主题 好深刻。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服务自我就是“利己”,服务他人就是“利他”呢
这篇文章充满了辩证主义
完全的“利己”当然是不好的,
但完全的“利他”似乎也是有问题的
作者提到了服务他人占51%,像是一个黄金比例
这让我想起了李嘉诚和商之道,
他说:“让别人得到51%的利益”,
结果团结了能够团结的最大多数人,
反而促成了自己的伟大
听起来是一个道理
不过这个文章有些概念上的语焉不详,
标题是“灵魂服务之道”,
文中又谈“服务自己”“服务他人”
那灵魂服务该作何解?
另外文中提到的“第三条道路”
又是指什么?
我不禁好奇,却没看到答案
这么深刻的关于灵性的文章,
却是出自少年之手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呐
@小爱希
《龙潭一日游》点评:
这是篇去龙潭旅途见闻体验的流水帐。
要说内容本身,没什么特别值得讨论的。
但让我惊叹的是作者的语言。
这种冷静,这种写景状物以及描写心情时的精准用词,
让我猜想你是外国文字作品的海量阅读者。
你的写作方式本身的趣味甚至盖过了你所描写事物的趣味。
@玉秀
《她被父亲遗弃,经历二战,穷苦潦倒,梦想一度破灭,两次离婚,你确定她是……?》点评:
看来你的爱好是研究人物,看人物传记,
写人物特写类稿件。
这篇稿件4000余字,体量丰富
从人物特写的角度来说,
细节丰富,把赫本的一生,主要围绕爱情线,作了一个基本的讲述
是一篇可读性较强的人物稿件
但如果要用较高标准去衡量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写奥黛丽·赫本?
在无数人写过她之后,我们的文章能写出什么新颖之处?
这个人物身上究竟有什么是特别值得我们写文章来讲述的?
这个人物的灵魂到底是怎样的?
我们是否透过许多围绕她的故事,
看到那个最接近本色的她?
从这个标准来看,
这篇人物稿有些表面化
只是在讲赫本的生活,赫本的爱情
属于一篇生动的人物介绍稿
当然,真正要深入写作一个离我们很远的人物,
我们所依赖的素材深度非常关键
是否有一本传记,曾经真正深入写过她?
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所依据的,仅仅是一本关于
著名演员的灿烂生活的大众化叙述?
写好深刻人物稿,写出灵魂内在的东西,
写出一个人真正的独特之处,
甚至写出人性的矛盾面,
没有特别精彩的素材研究(或素材支持)
是难以做到的
所以,
要想写出真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物特稿
选对写作对象,
确认素材足够丰富深刻,
非常重要
@细雨呢喃
《与其逃避 不如面对》点评:
这篇文章从孩子在补习班中遇到的一个小问题,
谈到一个教育中的基本命题:
面对挫折孩子如何面对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视角
我尤其想知道下面这段话的更详细阐述:
美国人鼓励孩子从小就要多参加竞技比赛,在争取“赢”的每一场比赛中,除了锻炼孩子坚韧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更要让孩子在竞争中学会接受,接受失败,接受挫折、接受意外,甚至是——接受不公平。
在中国,现在不少家长懂得鼓励教育了。
但确实面对挫折应对能力不足也是一个普通现状。
如何面对挫折,我看是中国教育里缺失的重要一环
你能从这个小事件,关注到这个问题,
赞~
@余心乐
《对于家务事,丈夫就不应该去帮忙》点评:
这个标题党,党得好。
读者可能会好奇作者为何如此大男子主义,
点进去看,
却原来表达的是夫妻间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帮忙关系。
这种视角非常赞。
任何一对长久经营且保鲜保持健康的夫妻关系,
恐怕都需要有这样的共识。
否则,
帮忙,奉献,付出,回报。。。。
这些琐碎但日复一日重复的命题,
终究会击垮夫妻俩至少一方内心的平衡,
冲击到婚姻
就算一方在委屈求全,过完一生
这样的夫妻关系也是残缺,带有遗憾的
至少作出牺牲的一方,
他的生命内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绽放
这个文章,这个恩爱,秀得好~
@KATIE~S
《爱,怎么可以假手于人?》点评:
又一篇因为切肤之痛而得出的一番人生领悟。
爱,就要亲自陪伴。
而不是假手他人。
否则无常的人生中,
会有说不尽的遗憾。
人生就是个悖论,
亲情完满了,
可能又失去了远方,
过得相对平庸,
选择了远方,
又在当亲人需要呵护与帮助时,
鞭长莫及,备感痛心
作者由于远嫁重洋
自然对这种遗憾和痛苦格外感受深刻
得出这番结论
真是“恨人生不再来”
但假如再来一次,
你舍得错过你现在已经拥有的姻缘吗?
恐怕亦难。
人生无往而不在枷锁中,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时候,
我想起庄子当妻子死时,
击盆唱歌的故事
某种意义上,
那种旷达的态度,
或许是对人生所必然面对的悖论
从心理上获得的某种解脱
@聂聂
《梦回老家》点评:
梦回老家,
老家只能在梦中,
现实里,
只有回不去的老家
小时候,
盼着长大,
盼着成长,
盼着发展
长大后,
发展了,
可老家回不去了
空余乡愁
本文图文并茂,
书写了记忆中童年的老家生活
由于我也在农村长大
所以作者写到的某一个事
我都有如亲历
感觉很亲切
这篇文章朴实平淡,
透出一股乡愁
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代,
当心中涌起乡愁时
总有一个地方,
可以让他重温
那乡愁升起的地方
亦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