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在我心中
普洱中支宁洱支行
我出生在远离城市的小镇,父母亲是地道的工人,他们的工作与国库风马牛不相及,我所认识的亲戚中也没有一个是与国库沾边人。我儿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小学老师,象我可亲可敬的班主任一样,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但父亲说,你嘴太笨了,不善于表达是教不出好学生的。为了不误人子弟,在高考前填报志愿时,我便报了一个财经类学校,于是注定了我一生与国库与会计有了不解之缘。
1986年4月恢复县级人民银行时,我从宁洱县工商银行调入了县人民银行接手原工商银行经办的国库业务,近30年来自己先后从事过国库记账、国库复核、金管稽核和事后监督等工作。但不论走到哪里,自己始终觉得都没有离开过国库会计的“怀抱”。因为18年的金管稽核和事后监督工作,虽然不象“国库会计”一样整天记账、算账,但对金融机构合规性和风险性的监督,也要依赖对其国库会计信息的审阅。只有通过对一系列国库会计、统计、信贷等基础信息的对比核查,才能完成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正是因为有了扎实的国库会计基础,所以在金管稽核工作中自己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通过蛛丝马迹的现象,采取顺藤摸瓜的方法,发现一些较为隐蔽的问题。细细想来,在我离开会国库计岗位的日子里,我所从事的工作也都与国库会计“沾亲带故”息息相关。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连我自己都想不到,在离开国库会计18年后,我又回到了国库会计岗位上---2005年6月由于支行人员骤减,我从事后监督岗位调整到基础业务股从事国库复核工作,每天翻阅凭证、复核账务,虽然零碎而枯燥,但也觉得轻松和愉快。也许悠悠岁月磨去了往日的浮躁,此刻的我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虽然一年四季都在这几平米的地方忙碌,虽然时时刻刻都要面对一串串数据、一沓沓凭证。在国库会计岗位的几年中,我在严格操作程序、及时复核国库业务的同时,也努力在资金划拨等方面为财政为银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自己更加注重与财税部门经办人员协调和沟通,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库政策,为履行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而不懈地努力着。
2003年,领导把我从国库复核岗位调整到国库综合岗位及国库主管岗位上。每天的工作虽然比在国库复核时有所减轻,但我认为责任却没有丝毫的减轻。只是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30年的国库工作平平常常,有艰辛有困苦,有欢乐有收获。回首往事,我觉得时代在变迁,今天的国库已融入了许多科技的成分、时代的色彩。就我们央行国库而言,现在不仅微机操作代替了昔日绝大部分的手工劳动,而且近年来程序不断更新不断开发,新业务新知识层出不穷,这种巨大的变化客观上促使着每一个国库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适应,自己虽然接近退休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回首往事,我没有一丝的遗憾和愧疚。因为在国库岗位上自己虽然没有取得过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也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没有出现重大差错和失误;在国库理论上自己虽然没有过让人刮目的建树,但通过30年的耳濡目染,也深切体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税方针是怎样贯彻执行的?体会到了我们国家从弱到强、从富裕迈向小康的步伐是怎样的曲折和铿锵的?
在我心里,国库工作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库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假若把国库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大树,那么我就是这棵大树上一片小小的绿叶;假若把国库比喻成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那么我就是这条河流上一朵小小的浪花。一辈子与国库结缘,能亲眼看到30年来国库的发展和壮大,我想是我三生有幸;一辈子与国库相伴,能把一生的精力倾注于我所热爱的国库事业,我总感觉虽苦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