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写这篇心理学的文章?
我为什么总写有关心理学的文章,何况这个过程还挺纠结痛苦的,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因为写的过程是深度思维的过程,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就像心灵的探险。何况心理学体现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上,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心情与健康。并且,我一直觉得,心理学是比教育学更为基础与本质的学科。只有了解了人的心理,理解了对方,才能实施教育,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
一个成人,本该有成人较成熟的思维,成人的相处模式,就是独立,不依赖,对自己言行负责,懂得自爱,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爱,感受爱,并能给予爱。可是,我发现一个成人常常像个小孩,精神世界像个小孩,这个情况挺普遍,可以发生在年长的男女之间,发生在你我之间,只是我们常常习以为常,根本不自知。但它的存在又极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健康。
什么是“内在小孩”?
该词首次由临床心理治疗师瓦林博士提出,目的为了便于形容人类的具有破坏性的复杂的某种潜意识心理状态,以区分外在的你与内心真正的你。她教导人们将自己不能理解及无法控制的情绪与行为转换为客体,这样比较容易客观中性地看待问题,也能有效地处理它带给我们的负面情绪与不理性行为。
“内在小孩”即是破坏性的不为人知的潜意识。我发现在实际应用上,常常直接把它指定为“发生在成人身上的小孩子式的的潜意识”。
“内在小孩”与“独立成人”的案例
我在节目《心理访谈》上看到一个关于丈夫反复出轨的案例,丈夫甚至在老婆怀胎十月在医院分娩的时候出轨,并且地点就在医院对面。心理专家杨凤池认为丈夫的这次出轨是对妻子提出的严重攻击。可她并不认为那是攻击,认为这是丈夫的事情,与她无关,是丈夫开启的所谓真爱的模式。心理专家认为,如果她认识不到那是攻击,说明她潜意识里是一个受到创伤的小女孩状态,心理专家与她在意识上是错位的。心理专家通过反问与引导要让她认识到,在她怀孕分娩的出轨是对她作为太太的严重攻击,让她一下提升心理年龄,这样沟通才能顺畅。并也强调正是因为她一直没有把丈夫的出轨看成是攻击,所以才一直没有离婚。也就是说,她一直是处于小女孩的思维状态,她有一个破坏性的“内在小孩”控制着她,并且她对这点毫不知情。
我同样列举一个朋友的关于丈夫出轨的案例。他的丈夫被朋友带去娱乐场所,并发生了性关系,其实真正意义上讲还不算是出轨的那种。最后被妻子在短信上发现了,丈夫也承认了此事。至此,两人的战争就上演了,妻子喊离婚,哪怕小孩才刚出生,妻子受伤了,变得抑郁,认为自己那么爱他,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旁人劝阻,甚至有说在那种场合,生理的需要是可以理解的,她根本无法原谅,最后她都签好离婚协议了。丈夫甚至下跪并各种保证,在亲人等的劝阻下,婚是没有离,但她决定向组织申请出国一年,离开伤心地,并且一年内是不回来的。
“内在小孩”的影响与危害
从第一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夫妻关系里,由于妻子一直在精神上处于小孩子状态,心理年龄是孩子的心理年龄,思维也是孩子的思维。所以在与丈夫的关系里,相当是一个孩子与成人的沟通。妻子不是独立的,是依附在丈夫身上的,她对自己的言行是没有承担责任的。面对丈夫,她的潜意识要求只是不被抛弃,就像妈妈不抛弃她那样。这种关系必然是错位的,是不通畅的。这样的婚姻状态是没有幸福可言的,也是不会成长的。
反观第二个案例,妻子从潜意识与意识都认为丈夫的出轨是对太太的一种极大伤害,她的反应是正常的,她的心理年龄是成人的,他们的沟通虽然激烈但是是有效的。出国一年后,他们和好如初,现在感情美满,生活也越来越好!
形成“内在小孩”的原因
我已经非常清楚形成孩子式思维、行为的原因了,尽管那个原因未必一定形成“内在小孩”这个结果。那就是一个具有创伤的、极度缺爱的甚至有被抛弃感的童年。回到第一个案例,主人公在一生特别在童年经历了严重的创伤。她的妈妈因为与爸爸的关系离开了家,从此再没回来看过她,爸爸也没极少关心过她。长大后,以为遇到了真爱,还在大学时就未婚先孕了,小孩没出生多久,因为丈夫多次出轨而离婚。在第二次婚姻里,因为丈夫在她分娩时与别的女人幽会,因此双方的矛盾达到了极点。我想她一定感叹命运的多艰与不公吧!
由于童年的缺爱,不被关注,缺乏安全感,她潜意识里会冀希望于找个疼她的人,给她安全感的人做丈夫,就像一个女人寻找精神上的爸爸一样。在婚姻里,如果对这个潜意识不自知------事实上真的是很难察觉的。她就会像个小女孩那样在精神上依赖对方,信任对方,甚至把对方看成自己幸福的筹码。在这段婚姻里,她就会不自知地像小女孩一样弱小,而不是一个面对丈夫的独立的成人、丈夫的妻子的角色,并且会把对方看成很可靠的角色,似乎充当无所不能的爸爸。可是,她不是小孩,对方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父亲,他们的关系是错位的,必然也不能拥有和谐具有成长性的婚姻关系的。这不完全是我的臆测,而是身边很多例子的明证。
如何成为“内在的大人”?
如何成为独立的人,我认为第一个是观念的转变。我们都知道,人与人很大的差别甚至是最大的差别是观念的不同。当然,由于人的思维惯性、认知水平与生活圈子的限制,人认识到自己深层次思维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难的。这常常可能需要发生重大的事故才可能转变的,因为现实激烈的矛盾逼着她去认识自己。所以你看到一个常常吊儿郎当的青年一夜之间变好是不奇怪的,我的大学同学就是这个例子。回到第一个案例,主人公也是遇到了彻身的痛苦并在心理专家的引导下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二是多点接触社会,多与人交往,特别是关于婚姻生活的交流,而且是深入地交往。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观念、思考角度都会不同。在交往中,自己的认知广度与深度会拓展,也一定会映射并审视自己的问题。而交往的最终目的我认为是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所以印度哲人奥修那句话“知识来源于书本,智慧来源于生活”真的不是说说的,人的成长绝不仅来源于书本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