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拒绝掉了一个面试邀约。之所以说“还是”,是因为当中的犹豫、反复、优柔寡断简直都让我对自己心生厌烦。
平常觉得自己挺有主见,遇到重要的事,就一直发出求助信号,希望旁边人能帮你拿主意。
我甚至列了一张表格,pros & cons,这份工作的优势与劣势分列左右,进行对比,我这是有多纠结!
第一次拒绝时,对方很有诚意的说不妨见面聊聊,听听思路再拒绝也不迟。
想想也有道理。一半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带着一定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一半是出于感动于对方的诚意,不好意思拒绝。竟答应了。
可两天后当对方真的将面试时间地址发过来,我又犯怵了。
我在想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担心自己会被对方说服。最终接受了一份并非自己所设想的工作。我这是多没有定力!
意识到自己不愿意为了这件事请一天假,我再一次拒绝了,为了显得委婉,也为了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反复无常,我找了一个理由,以示自己的无奈。
于是对方说:“其他时间呢?”
我烧脑纠结,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问对方周末是否方便。
对方说明天呢?今天也可以。(正好是周末)
我觉得我被自己的愚蠢逼到了墙角。
我说我女儿发烧了(这倒是真的)。不行。
对方说:你有时间就告诉我。
然后我终于做了一件一开始就应该做的事。我告诉对方,请不要因为我耽误时间,我仍有很多犹豫,希望你们早日找到更合适的人选。
对方暂时没有再回。
绕了这么大一圈,人家也明白你是有多不愿意了。
如果可以重来,应该一开始就明确拒绝。
对于你不想要的东西,应该一开始就明确拒绝。碍于情面出于心软找各种理由“委婉”回绝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和低效。
因为对方接收到的信号是还有希望,你还没有完全say no。你的拒绝甚至只是出于无奈而非自愿——就像你自己伪装的那样。
而对于你开始就不感兴趣的事情列举pros & cons也许更没有必要。你的心想拒绝,你的理性却在考虑会不会错过这件事带来的好处。要不要这么贪心?
想起来昨天拒绝一个课程顾问,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
我对课程其实很有好感,但是知道自己目前不会购买。因为没有时间,眼下也还有其他未学完的课程。
但是拒绝的时候,我为了表示“委婉”,坦白告诉对方我觉得课程很好,虽然现在没时间,但是以后应该会购买。
no zuo, no die.
如果你不希望对方说什么,就不要引导ta,让ta说出必然要说的话。
课程顾问说:这个课程有效期一年,现在购买还送其他课程,非常划算。你可以先购买,以后有空再兑换也行。
我只好继续 这个早就该结束的对话。我说:送的课程也没时间学呢。blablabla...
于是对方没有再回。
这两件事让我开始反思,”委婉“地拒绝别人这件事究竟对不对?
首先,”委婉“到底有没有让被拒绝的人好受一些呢?从这两个事例上来说,我想并没有。反而因为我的”委婉“、不善于直接拒绝别人而增加了沟通的成本,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延迟的失望是加倍的失望。
也许“委婉”其实不是为了减轻对对方的伤害,只是为了减轻自己在拒绝他人时的内疚感,或者,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比较有教养而已。
说到底,“委婉”无关他人,只是为了让自己好受,同时给自己一个正面的自我认知而已。
很多人说“善于拒绝他人”是很重要的。确实。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很重要;而了解最佳的拒绝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最佳”方式至少应该能做到高效(不浪费彼此时间)和善意(不伤害对方的感情)。
而“委婉”是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两点的。因为它很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因为对方被“忽悠”了一圈最后还是被拒绝,其实可能被伤害更深。
就像拒绝他人的追求一样,最善良的方式是果断say no, 不留余地;而不是拖泥带水,给对方保留幻想。
我决心好好研究“爽快地拒绝”这门学问,对我来说,这真的不容易,有悖于我从小受到的中国式教育;也有悖于我喜欢装老好人的个人形象。
毕竟,我是一个都没勇气把擅入的推销员严厉请出公司的人(我看很多同事都能自然做到)。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