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吗?
当你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却已经要承担起大人的责任,你只是爸爸妈妈实现梦想的“工具人”或者无处安放的情感的倾诉对象?
接下来,请仔细回想:
从小到大,你是否都遵从爸爸妈妈的意愿,他们让你往东,你从来不敢往西?
你是否时时刻刻都在看爸妈的脸色行事,明明是一个小孩子,却要照顾他们?
你是否常常先去满足父母的心愿,凡事先让他们顺心?
你是否觉得父母很难沟通,当你提出要求时,父母不理睬?
当其他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你却要干家务活,而这些本应该是大人承担的家务活?
每当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总被父母扼杀在摇篮中,并且屈从父母的想法?
那么,你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工具人。小小年纪,本应该愉快地度过童年,无忧无虑,但是却要被迫成为一个大人,背负做家务、完成一定目标、将来实现父母愿望的重担。
或许你会说,做家务,不是理所应当的吗?那么,你是把做家务当成一份责任感,并从中体验到快乐。这与小孩子被迫做家务,是两个概念。倘若小孩子不愿意做,与自己的愿望相冲突,而且不是为了培养责任感而做过多繁重的家务,并且本应该是父母所承担的活动,那么,你就被剥夺了游玩的时间,被剥夺了当小孩子的权利。这些孩子往往很贴心,比同龄的孩子懂事,甚至去帮父母完成他们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照顾父母的感受。这时你会感觉,父母是小孩子,二者形象、角色颠倒了,这样的父母是很自私的。
现实生活中,要判断自己是否是工具人比较难。这种“亲职化(Parentification)”关系不容易被觉察到,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或许每一个孩子都曾经在某个时刻成为父母的“工具人”,在某个时刻,你都会放弃自己的愿望,听从父母的想法。加上,人们会表扬你,久而久之,你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好的、正确的,但是有违内心的感受,这时候,便会产生没来由的烦躁、愤怒。这份愤怒与烦躁往往会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可能是朋友、丈夫或者孩子。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不健康的,爱恨交织中会让孩子备受煎熬,孩子既爱父母可同时却在不断地为父母牺牲自己的感受与愿望,而每每当他们向父母讨要应有的权利时,往往得不到回应或者被否定,会损害孩子的健康成长、未来社会关系的构建。他们的情绪表达不够合理、难以控制。可能会很难构建社会亲密的关系,尤其是在成年早期(20~30岁),孩子这时候如果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那么有可能被孤独感包围(埃里克森八个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当他们成家之后,有可能难以建立健康的关系,不知道如何真正和人亲密,很多的夫妻矛盾、孩子教育问题也因此层出不穷。
成为“工具人”有没有程度呢?有哪些类型?当父母生病了,你去照顾,但这不能定义为“亲职化”,只有当你跟父母存在愿望、想法冲突时,你屈从父母的愿望、优先满足父母的愿望,才算称得上“亲职化”。比如,你想跟朋友出去打篮球,可这时,父母让你去买菜回来做饭,你优先满足他们的愿望。研究者将亲职化分为两种类型:情感性和工具性。前者,孩子是家庭矛盾与不合调节者、父母的情绪配偶、知己,他们为父母提供情感支持;后者,孩子帮父母完成一些家务,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购物。一般认为,情感性亲职化对孩子的影响造成的伤害更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从小听到大,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他们的做法,比如说为孩子规划、设计、不停地给孩子灌输职业观念,是我们都看得见的。孩子未来发展的每一个步骤都按自己的要求来,不允许孩子有一丁点自由的空间,他们会想要把孩子牢牢拴在自己身边,他们想要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付诸于孩子身上,来弥补自己的遗憾,他们不太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一旦孩子超出了他们的掌控,那孩子有可能不会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不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对待自己,这会让父母抓狂、感觉失控。
父母的亲职化行为确实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小孩,你失去童年的快乐、小孩的童真,但是,你仍可以成为一名好的大人。
一下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虽然已经成年,但当你想要做一些小孩子的行为时,比如说荡秋千、玩双杠、滑滑梯,不要去过分压抑,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尽可能地满足自己当小孩子的愿望。
2.明白发生这一切时,自己年纪还小,没有办法改变,但是现在,你可以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大人。
3.理解亲职化,明白其他父母跟你的父母是不一样的,保持自己在情感上、经济上的独立。
4.尽量远离那些跟你父母类似的人,建立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