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以上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四弘誓愿,属于缘事菩提心。
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应身菩提之因。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此时的佛,不仅有实报庄严土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还有常寂光的妙觉如来。妙觉如来不仅会应化在六道、十法界,也会在实报庄严土现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无明习气没有断尽,那就是感。通常我们只说实报土,是因为常寂光没有形相,三种现象:物质、精神、自然,都不是,但是他决定有应。诸佛菩萨之所以会应,是因为他们在因地上曾经发过“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也就是当时的“发心”。佛门讲“发心”,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立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我们将来成佛,身顶光的大小,以及度众的多少,全在因地发愿的大小。佛门讲的应有四种: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和冥感冥应。佛菩萨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
烦恼无尽誓愿断,是法身菩提之因。法身是不生不灭、无处不在的。所谓法身,就是宇宙万法跟自己是一体,就是真如、本性,是性德。之所以说它不生不灭,是因为生灭太快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假如我们一秒钟弹指五次的话,就意味着一秒钟有1600兆的念头,即1600兆的生灭。那我们怎么能分清楚是生还是灭呢?五祖忍和尚跟六祖慧能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本心,就是法身。可见证得法身,就是佛陀。马鸣菩萨说过,“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句话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因为法身,性德是我们“本有”的,我们得不到受用,是因为它被“本无”的烦恼障碍了而已。那我们断除本无的,证得自己本有的东西,不是理所当然吗?大乘经论教我们恢复性德的方法:“法身本具,乃性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我们现在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唯有靠修德,将迷、邪、染统统赶走,觉、正、净不就显现了吗?导致我们迷、邪、染,主要有三大类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所以要想证得不生不灭之法身,就得断烦恼!
那么烦恼如何才能断呢?禅定。八万四千法门,宗旨统统都是修禅定。在净宗,有个殊胜的念佛法门,就是用一句“阿弥陀佛”伏住烦恼,不让烦恼起现行,这就是修禅定。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马上转为佛号,保持佛号相续,中断妄念,如此便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了。长久这般“忆佛念佛”,便可以“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了。念到功夫成片,甚至一心不乱,就能蒙佛接引,一到西方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即圆证三不退的法身大士。
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报身菩提之因。报身是智慧,智慧现前,报身就现前。这个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慧跟知识不同,知识可以从广学多闻获得,智慧却不能。持戒有功,才能得定;修定有功,才能开慧。除此别无二法。此愿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并非让我们一开始就广学多闻。因为在没有开悟的情况下,没有定功,没有辨别能力,广学多闻,势必会受环境的影响,徒增烦恼;再者,广学多闻,势必精力分散,不能制心一处,每门看似都懂,实则每门都不通。全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这只能算是佛学,儒学,道学而已,于了生死毫无帮助。
我们要求智慧,唯有戒、定。古人给我们做很好的榜样。《三字经》说:“教之道,贵以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持戒,就是修定。三、四年之后,心定了,得三昧了;七、八年之后,开悟了,智慧现前了。这就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无知。得到了根本智,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心有主宰,再也不会受到环境的干扰,就具备了出去参学的条件,像《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广学多闻,历事练心,成就自己的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
我们知道,慧能大师开悟之前没听过经,更没读过经,除了五祖为他讲的半部的《金刚经》大义。他在逃难途中听见无尽藏比丘尼读诵《大涅盘经》,他听了之后便能讲解。无尽藏比丘尼就是听慧能大师的讲解开悟的。还有龙树菩萨,他开悟之后,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三个月就读完了。一经通,一切经通。
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愿求证得佛果菩提。法身,般若,解脱究竟圆满,就是成佛。四弘誓愿里面,我们重点落实前面两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两愿圆满做到,决定往生净土。后面两愿留在极乐世界再完成,那时候我们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有的是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慈悲心,这才与我们的菩提心相应。随缘不变,有帮助众生的缘分,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就尽力去做;没有缘分,老实念佛。目标,方向永远不变,那就是求生净土。
四弘誓愿是我们修学的指导原则,须有次第地进行。我们修学的同时,牢记“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对于有缘人,他能相信的,我们要帮助他理解;对于能理解的,我们要帮助他修行;对于已经在修行的,要帮助他往生极乐。对于不信的,也就是无缘之人,要帮助他起信。念念利益众生,普度众生,有此心,有此愿,有此行,我们就是在行菩萨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