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7年9月8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189篇。
开学的日子总是井然有序的。妈妈大约六点二十把土鸡蛋放进煮蛋器后就去操场晨跑,雅自己六点五十准时起床。
今天也不例外。
我们七点十分准时出发。娃一路边吃鸡蛋边听妈妈读诗歌,妈妈一手搂着娃的肩,一手拿着书在念。
这个学期我们读的是《日有所诵》的小学四年级版了。
整个一年级,我们差不多读完了《日有所诵》的一二三年级的三本诗歌。这些书里,每一本都写满了我们的幸福印记。几乎每一个清晨,我们是以诗歌开启的,上学路上,娘儿俩总是边走边品,以至于雅贝子给她的上学路取名为“开心路”。我也多次撰文记下了这些幸福的瞬间。有一篇文章取名为《诗意晨,歌的路》,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曾让很多朋友也兴起每天早上跟孩子一起读诗歌的兴趣。
如今再看这些书籍,封皮已是皱皱巴巴。可是里面的每一首诗歌,都是我们母女幸福快乐过往的印证。
还记得那首《黄豆荚》:
黄豆荚,真可爱,
里面住满豆乖乖。
秋天到,房门开,豆乖乖呀跳出来。
排着队,一二一,走进农民大口袋。
这是一首朗朗上口读来生动有趣韵律感极强的儿歌。这首歌,带给雅贝贝无数的快乐。每次读这首儿歌,她都发出银铃般清脆的笑声,有时,能笑到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们一起表演豆乖乖排着队的情形。我为孩子的欢笑而欢笑,于是,娘儿俩都越发喜欢上了这一首首童趣满溢的儿歌。
今天,我们照例先回忆昨天早上所读的内容。
先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昨日已经详细地解说了这首诗的意思。左迁,是贬官了。子规,也就是杜鹃鸟的名字。龙标,是湖南黔阳的一个地方。尤其是夜郎,我不仅告诉她夜郎是在湖南省沅陵县,还给她讲了“夜郎自大”的典故,引起她对这样的历史故事的深思。她听完这个故事后的反应,让我回想起来忍俊不禁。
“啊?妈妈,那个夜郎国大概只有一个手指头大,而我们的中国大概是这么这么大吧?”说着,她做着手势,用小手来环抱我的腰。我笑了,说,夜郎国说不定还没有这么大呢。她就对着我谈起她的理解来:那个夜郎国国王,真是好笑极了,我可不想这样让人笑话。
对于古诗,我们总是读得很慢。我们不仅是读,更是在品。我小声读着前面,娃来填后面。我读“杨花落尽”,娃接“子规蹄”,我读“闻道龙标”,娃接“过五溪”。我再读“我寄愁心”,娃读“给月亮”。我就知道,这娃又在故意捣乱了。我扬眉怒眼,佯装要打她屁股,她便灵巧闪躲,咯咯坏笑。直到闹够了,她才又开始跟着我读。
读了几遍后,娃提出意见:妈妈,这首诗太悲伤了。我读着读着怎么心情一点都不美丽了。我们来读一首搞笑的吧!
我便同意她的看法。这首诗自然是有点伤感的,不过诗歌的特点就是情感特别充沛:有些是激昂,有些是忧愤,有些是欢欣鼓舞,有些却是悲戚冷寂。所以,我们读诗,是什么样的都要读的。
不过,既然孩子提出要求说,要读欢快的。我便积极响应,赶紧翻到下一首诗歌:《钓鱼的人》:
有一个爱钓鱼的人,
一早就坐在湖上头。
他坐在那里哼了又哼,
哼的歌儿一个字也没有。
这可爱的小歌曲,
里面有忧愁也有快乐,
可是水里的鱼,
暗中已经把它记熟。
等到歌儿一开头,
鱼儿就四面八方逃走。
当我在她耳边低声细语说到“等到歌儿一开头”,刚一停顿,雅贝贝就笑起来:“我知道了,歌儿一开头,鱼儿就跟着唱”。我也笑:你确定鱼儿是跟着唱的?
她信心百倍的点头。当我说出诗里的下一句,娃似乎恍然大悟。然后,她认真地跟我说:妈妈,诗人们好了不起,好伟大。他们想到的,我怎么就想不到。
我回复她:你要是努力,也可以的呀。
娃说:但是现在我还是不行呢。
我鼓励她:你已经很不错了,如果继续这样,每天跟妈妈一起读诗品诗,有一天一定也可以写出这么好的诗歌来的。你现在只要坚持阅读和写日记,就像妈妈这样,天天坚持就行了。
娃开心地点头。她正处在一个需要不停鼓励的阶段,我能做到的,除了在她心里播下梦想的种子,给她一个书的海洋,就是在精神上,给她无尽的力量,做她坚持的典范。
我又引导她读下一首:雅,还有一首更搞笑的,竖起耳朵听哦。
娃果真竖起耳朵认真聆听着。
《狗窝》。作者:美国的谢尔·希尔弗斯坦。我问她,你还记得这个作者吗?
娃说,想不起来了。当我说到这个人可是《爱心树》的作者,我们家有他很多很多书的呀。娃便回想起来了那些我们一起读谢尔的书的情景:记得读《爱心树》,这五岁的娃娃,还感动得哭了呢!
这真是一首幽默诗。当我声高八度怒气冲冲读出诗人的愤慨:这是谁的屋子,真让人生气?雅贝贝也跟着我做出发怒状。当我郑重其事一一点名:唐纳?罗伯?威利还是?雅贝贝便也似乎在用目光搜寻着周围的人。
可最后诗人说:什么?你说是我的?哦,老天,怪不得它看上去是那么熟悉!
雅贝贝就哈哈大笑起来:太搞笑了,这个人连自己的屋子都认不出来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呀?
在这样的提问里,娃或许明白了一些道理。
最后读的两首,都是富有哲理的。一首台湾诗人的《绝句》:每一棵树,都是一行会生长的绝句。枝桠间跳跃的鸟雀,是不断移动的标点。
我解释着什么是绝句,并现场指给她看,树枝间的鸟雀,是不是像句子里的标点符号?
娃又感慨:诗人怎么会想到,鸟雀像标点符号的呀?
我又答疑解问:诗人,是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人之一。想象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一个人没有想象力,生活不但没有创造性,就连生活的味道,都会减少八分。所以,一个人无论多大,都需要读诗歌的呢。
快到校门口了,我们开始今天早晨的最后一首诗。
我一字一顿的轻声朗读,读完了,问她:妈妈在都这首诗的时候,你头脑里想起了什么场景?
娃说:我想起了内蒙古那里看到的沙漠。还想起了,辰辰弟弟那里看到的蔚蓝色的海洋。
我再问:除了想起这个,你听到这首诗时是什么感觉?
娃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
我很惊奇,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理解。
她解释说:妈妈你看,他们觉得我和我的世界只不过是无边海洋的无边沙岸上的一粒小小的沙子。这样,我和我的世界不是很渺小吗?那不是他们看不起我吗?
我有点佩服这个七岁的小姑娘偶尔的理解力了。
我再问:我为什么这么对他们说呢?我就是那无边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
娃说:这大概表示,我觉得自己不是他们认为的那么小吧!
我赞许地对她点头,表扬她的理解力。并且,用简短的语言,跟她讲了《辛德勒的名单》的故事,还讲到这部电影和我最近品读的那本《爱的艺术》里面都说到的《圣经》里的一句话: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拯救一个人,就等于拯救了全世界。毁灭一个人,就等于毁灭全世界。
这首诗,应该是诗人纪伯伦读了圣经后的感悟吧。我虽然渺小,可大千世界不过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每一个个体,都是这样,渺小却又伟大,值得尊重,值得认真对待,没有哪一个生命在这世间是多余的,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
娃在我的这种解读里,蹦蹦跳跳进校门去了。
这是一本四年级孩子读的诗。这本书,跟一二年级读的相比,明显多了思考的成分,更多的是,让孩子进入理性思维的层面。我认为,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实属必要。泰戈尔和纪伯伦的诗,不仅优美,而且哲理性特别强,值得反复玩味和品读!
孩子,妈妈依然会跟你嬉笑打闹,读轻松活泼的儿歌。但,妈妈也会带领你进入这样一个理性王国,让你对生活有更多思考和领悟,对家事国事世界事有全面的了解,不仅要全面探索知识王国,还要挖地三十尺,沉淀、深思、深潜,激情与理性和谐共处于你身体内!
一个早晨,五首诗歌,既有活泼灵动的幽默诗,亦有深层次思索的哲理诗。
这真是一个惬意而又有重大收获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