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中国人一直有个习惯,认为“谈钱伤感情”。越亲密的关系,越会羞于谈钱。
但现实中,饱受金钱问题困扰的家庭不在少数;而那些融洽美满的家庭,往往都能够透明、坦诚地处理这个问题。
所以,谈钱本身不伤感情,关键要看你怎么谈。
今天,就给你介绍一本教夫妻如何正确谈钱的书——
内容来自得到,而得到app的专栏,大师课,精品课,每天听本书已经整理完成,欢迎加V:xshaoye666获取。
《谈钱不伤感情》
作者:【美】斯科特·帕尔默 宝芬妮·帕尔默
译者:林秀兰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者的工作,就是为夫妻制定财务计划。30多年间,他们帮助数千对因为家庭财务问题濒临离婚的夫妻,走出了危机。
经过数千个家庭检验的经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1.首先要明确一点:财务状况不等于金钱关系。金钱关系涉及到每天做出的与金钱有关的决定,和账户钱多钱少没有必然联系。即便财务状况良好,但如果夫妻总是为钱互相责备、缺乏沟通,也很难有和谐的关系。
2.告诉你一个概念——金钱人格,就是每个人考虑和处理金钱问题的方式。如果夫妻间常因金钱引发矛盾,在具体问题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金钱人格不同。
3.不妨和你的伴侣一起来做个测试,看看你们都是哪种金钱人格。
① 省钱王:有本能的省钱冲动,每笔支出都会经过精打细算,花钱越少越骄傲。
② 消费狂: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模式,只要花钱,就无比兴奋。
③ 冒险家:花钱主要是追求刺激,只要满足他们的冒险欲望,就没有不可行的消费。
④ 求稳者:追求稳定安全,性价比是考量的核心指标。
⑤ 随性者:对金钱不刻意做规划,甚至认为因为金钱浪费精力和时间得不偿失。
4.测试结果想必你已经心中有数了,但有两点要注意:① 每个人的金钱人格都不只一种,主要金钱人格之外,还会有一到两种次要人格;② 五种人格没有明显的好坏,切忌给伴侣贴标签,否则就真的伤感情了。
5.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夫妻间的金钱人格相差很大,婚姻是不是就一定不幸福呢?答案是否定的。作者与几千对夫妇交流后发现,几乎没有一对夫妇具有完全一致的金钱人格。所以不要过于担心,差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彼此透明、学会理解对方的选择。
6.在金钱问题上,真正扼杀感情的,不是钱本身,而是夫妻间的不信任。婚姻,是夫妻间缔结命运共同体;对于金钱,最好的模式也是,让夫妻双方成为“金钱共同体”:对金钱的具体管理,可以因人而异,但每笔钱双方都要心中有数,不刻意隐瞒。
7.警惕以下三种不良习惯,它们会给这个“金钱共同体”带来极大的伤害。
第一种:私藏小金库。不是说夫妻间只能有一个账户、一张银行卡,而是要做到账户透明。无论一个人出于何种目的,私藏了多少钱,都会让对方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8.第二种:任意消费。关于金钱,夫妻吵架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花的是自己的钱,你管不着”。看似有道理,其实违背了夫妻共同体的核心——不管一方为家庭贡献了多少收入,消费都是双方的事情,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双方要有沟通。
9.第三种:过度控制。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婚姻中,一方牢牢掌控财权,另一方就一定会出现财务不忠,并会想法设法隐瞒。
10.怎样谈钱才不伤感情呢?首先夫妻双方要做到人格独立,有平等的家庭地位。这是讨论金钱问题的前提。收入多少、社会地位高低,这都是外部标签,不应影响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家庭内部,双方都只是这个金钱共同体的成员。
11.在平等的基础上,尝试去理解对方的金钱人格。不妨做一个简单练习:选择一天,按照伴侣的金钱人格生活。过程中不要抱怨,当出现不理解的金钱行为时,让对方给出理由,比如你为什么买这个、为什么不花这笔钱……轮流扮演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理解对方的想法,消除误解。
12.每月进行金钱会面。金钱会面不是家庭记账时间,而是要找到你们对金钱关系的愿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3个阶段。
阶段一:了解目前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要去讨论过去的消费是否合理,重点看两个数字:现有债务和现有存款。了解真实的财务状况,是消除担忧、确立信任的第一步。
13.阶段二:坦诚表达自己的需求,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比如“我认为我们要省一些钱”“我担心我们退休后会没钱”,然后分析具体怎么实行。这个阶段有两点要注意:
① 着重考虑对方的金钱人格。比如你的配偶是“求稳者”,当他提出减少家庭支出时,说明他是担心未来,而不是想控制你消费。
② 聚焦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互相指责。“度假的钱都让你花光了,你这个败家子”,类似的表达一定要避免。
14.阶段三: 共同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个人梦想、家庭梦想都可以,比如帮年迈的父母承担医疗费用、每年至少一次旅行、五年内换个大房子……一起探讨并为未来做计划,能让夫妻关系更加亲密。
让我们对《谈钱不伤感情》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帕尔默和宝芬妮·帕尔默、译者林秀兰、出版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书中的金句:
夫妻是一个“金钱共同体”:具体管理可以因人而异,但每笔收支都要双方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