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篇文谈谈我对当今中国民族歌坛的看法,首先声名我不是专业歌唱演员,也没学过声乐,更不会唱,我只是个普通的民歌爱好者,我只是谈谈我的感受。
民族唱法,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创造发展出来的歌唱艺术,早在数千年前就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只可惜古代没有录音和影像技术,我们无法听到古人是如何唱歌的。进入现代,民族声乐经过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系统。我认为民族唱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致是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这个时期的民歌主要是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敌后抗战,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时期的民歌注重“说” 的叙事性,演唱用真声,多借鉴戏曲唱法,纯真质朴,但不够婉转,处理抒情歌曲显得有些生硬。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王昆、郭兰英。王昆的《农友歌》明显吸收了湖南地方戏曲的唱法,郭兰英本身就有戏曲功底,演唱《八月十五月儿明》这样叙事性的歌曲自然不在话下。《南泥湾》反映广大群众开创新生活的积极热情,郭兰英的演唱很有乡土味。《我的祖国》郭兰英的演唱大气、饱满、把从旧社会熬过来的人们对祖国对江山家园的热爱眷恋表达的淋漓尽致,因为后来的歌手没有郭兰英在解放前的艰苦生活经历,所以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七十年代。这个时期民族声乐进入发展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歌唱家,女高音王玉珍、马玉涛、朱逢博、于淑珍、才旦卓玛等,男高音吕文科、胡松华、郭颂、姜嘉锵、吴雁泽、何纪光等,还有稍后的邓玉华、李谷一、柳石明、李双江。这一时期民族唱法的驾驭能力和对歌曲的诠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改变了过去用真嗓的质直,声音更加圆润流畅。王玉珍的《洪湖水浪打浪》 已经不似《南泥湾》那样的泥土味,于淑珍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变为轻柔婉转,何纪光虽然唱的是地道的湖南民歌,但也在戏曲唱法基础上进行改良,比湖南花鼓戏更好听了。柳石明翻唱的《一支人马强又壮》也改变了原唱单一的唱法,更富于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逢博和吴雁泽。朱逢博是中国民族歌坛上跨界唱法第一人,那些发声技巧我不懂,但从听觉上看,她的演唱更加亮丽,她的代表作《满山红叶似彩霞》、《请茶歌》、《美丽的心灵》融叙事和抒情为一体,浑融不可分。吴雁泽的演唱在各个声区转换自如,高音是真假混声,在声音力度的控制上也是极见功力。他的《笑迎大地春光秀》充分体现了控制力度的功夫。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的唱法明显是中西合璧,使得声音圆润流畅,穿透力强,有明亮的金属光泽,由于高音用假声使得一些嗓音条件不是特别出众的歌手也能够达到一定水平。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气势磅礴具有美声难度的大歌。不过我看网上很多网友吐槽说现在的民歌“千人一声”,没有特色,猛批中西合璧的唱法。我认为这样的唱法作为一种艺术本身无可厚非,因为这是艺术发展的产物,但问题现在这种唱法独霸歌坛,失去了丰富性和多元化,还是需要完善创新。孔子说“兴观群怨”,主旋律歌曲是“群”“观”,但还要有“兴”、“怨”,这就是近年出现的新民歌,新民歌弱化家国天下,更多的歌唱山川景物,亲情、爱情、乡情。新生代青年歌唱家雷佳有不少抒情的小民歌很好听,《芦花》、《茶香中国》、《锦绣前程》、《绿歌》等等,通身灵气。祖海、张燕也有不少新民歌作品,也可圈可点。另外很多网友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听民歌,也不完全是,《芦花》这样的新民歌我相信还是会受年轻人欢迎的,只是现在娱乐方式多样化加上90后00后们对民歌的误解,才导致民歌越来越没听众,多发展新民歌是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