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每个国家都非常关心的大事。我国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虽然对外往来不断,但这并不表明不重视国家安全。恰恰相反,安全始终是与国家对外交往相伴的。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友好往来、设立通商口岸,派谴军队守护边关,建立严格的进出口管理制度等等,都充分印证了安全的重要性。
《西游记》里有个唐僧,唐僧的原型就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本来姓陈,因为他精通经律论三部佛学经典,所以被称为唐三藏。他在学习佛经时,发现有许多搞不懂的问题,就打算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去学习。
公元627年,他跟着一帮商人一路西去。 玄奘出国求学是个人行为,并未得到朝庭批准。走到边境最后一道关卡时,他骑的马累死了,随行的两个小和尚也跑了。那时候,像他这样出国算是违反禁令,官府的差役拿着追捕文书找过来,问:“师父就是玄奘吧?”玄奘紧张地点点头,那名差役诚恳地说:“师父的决心让人钦佩,我一定尽力帮助!”说完,他撕掉了追捕文书,偷偷护送玄奘出了关卡。
玄奘穿过八百里沙漠,越过无数座烽火台,忍受没水喝、没饭吃的艰难处境,来到了高昌国。高昌国的国王也信佛,他拿出大把金银,想让玄奘留下来说法。玄奘说:“我远游是为了求佛,大王留得住我的身体,留不住我的精神哪!”国王没有法子,只好准备了衣物、干粮、挑夫和马匹,送他继续西行。
公元628年的夏天,玄奘到了天竺。他在这里学习了十多年佛学和古印度语言,通晓了全部经文的奥妙。公元645年,玄奘带着650多部佛教书籍,回到了大唐的国都长安。在之后的十九年里,他翻印了七十四部佛经,为宣扬佛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玄奘出家
隋唐时期,僧人的数量是被朝廷严格控制的。有一年,朝廷派大理寺卿郑善果去选拔14位僧人。玄奘那个时候才13岁,他一直在考场门前徘徊不肯离开。郑善果出来一看,便问他:“你是想要出家为僧吗?”玄奘说:“我愿意出家为僧。但是,我学习佛法的时间很短,没有资格去考试!”郑善果又问他:“那你为什么要出家呢?”玄奘回答说:“从远处讲,我想继承如来佛法;从近处讲,我想把佛法发扬光大!”郑以善于鉴别人才著称,他见到玄奘谈吐不凡,于是就破格让他出家。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共一百回,规模宏伟,结构完整,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降妖伏魔,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玄奘回到长安后,奉唐太宗之命,口述自己的旅途见闻,由他的弟子辩机撰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里面记录了玄奘从长安到西域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二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近百年来,这本书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玄奘取经,完全是个人行为,目的在于求取佛法,拓展佛学知识,帮助世人悟透宇宙人生的道理。他的西行之路,辛苦异常,所到之处,皆是陌生环境与人文风俗,但这并未动摇其求取佛法真理的坚定决心。
《西游记》中的唐僧,看似没有任何本领,只有不分是非的一片慈悲心,因此,看了三打白骨精,小孩子都怪唐僧的不辨善恶,却十分喜欢有七十二般神通变化、会驾筋斗云的孙悟空。
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唐僧的真正智慧本领,殊不知唐僧是一个满腹佛学经纶,才华横溢,道心坚定,有志于弘扬佛法的大彻大悟者。他有弘扬如来佛法、济世渡人的远大理想,求取真经,目的是为了拯救众生苦难。孙悟空的职责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他们的使命不同。
玄奘勤苦学习佛法十九年,取经归来后,他的事迹才被人们知晓,这时,玄奘才被朝庭和皇上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唐僧的出国取经又是国家行为。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应了那句俗语——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有诸多优秀文化。纵观人类社会,能受到良好教育,能够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钻研学问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智者少,仁者希”。当社会都崇尚名利的时候,那些真正大觉大慧的人很难立足,但也有一些人掌握了一些道法而以教乱正。更有一些人从不学习,不明道理,不辨是非,人云亦云,甚至热衷捧别人的臭脚,喜欢崇洋媚外。不管自己的同胞多么有智慧,多么有正确见解,根本不正眼看看。
可笑的是,有一些所谓的明白人,明明他的思想境界在地下室,而别人的境界在山顶上,他却硬要把别人从山顶拉到地下室,和他一起看乱七八糟的地下室。
《庄子.秋水》中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曲士不可语以道。真是一针见血啊。对于那些低境界的人,那怕他混迹于江湖多久,纵然衣冠楚楚,多么装腔作势,也不过是“墙头上的芦苇”、“山间的竹笋",不会有什么大境界。 这样的人卑陋而固执,惰傲而自大,甚至恶毒而自私,虚伪而善于巴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开放吸收,包容性很强。
真正有智慧的智者,大多不臧否人物,而内心自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