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味道,让我想起了有本书,叫《民国印象》,在我阅读的散文书籍里,那些风花雪月的民国气息,来源于颇有个性的上海民国女子。然而,民国女子的文艺更多来源于弄堂深处的缠绵悱恻。弄堂,似乎成了我这次探访上海的目的。
我穿街走巷游走上海的街道,浦东区是个和国际化大都市接轨的繁华地带,高楼林立,标志性建造东方明珠赫然屹立在黄埔江边,这是我第二次造访,没有了第一次接触时的怦然心跳,想着前段时间追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压力山大的滋味,婚姻里小三入侵被压迫得苟延残喘的滋味,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不免得会思考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如今的婚姻是怎么了?或许它是一个秘密,千百种答案,看你对待婚姻的态度,已经没有了绝对的答案。
带孩子体验一趟磁悬浮列车,也是必须的,这种以时速高达430公里的高科技出行方式和国际化接轨,从龙阳站到浦东机场,全程29公里,7分钟走完全程。孩子自是乐在其中。趁着阳光不燥,微风轻柔,漫步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让人想慢慢地走近它,了解它,爱上它。
穿越张乐平漫画中《三毛流浪记》的“明日世界”,似乎今日此情此景已兑现一个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情怀。漫画里画尽了曾经饱受沧桑的大上海最底层人的生活艰辛和最高层人的奢靡,用强烈对比的形式将旧时光里的历史现状描摹得淋漓尽致。此刻,我觉得阅读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摸索城市的命脉,找寻城市里的根。繁荣昌盛是它今天的代名词,而我,更加喜欢名垂史册里千秋万代的文化沉淀,或许,那会是属于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傲人之最。
来到田子坊,这里曾经是十多个弄堂工厂开设的上海第一创意产业集聚区,它拥有经典的石库门和新式里弄建筑。我们融入了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一隅,与擦肩而过的人群打了照面。我突然想起了张爱玲在上海的弄堂小别墅,客厅正中挂着一套华丽有个性的旗袍,那是她的收藏品,如果有缘,或许我能找到她的别墅,看上一眼,这朵爱上一个人,低到尘埃里,又在尘埃里开的花,骄傲地盛放在民国年代的大上海,优雅,从容,属于她的《倾城之恋》便诞生于上海的这座别墅里。
也许,对历史,我多少有些误读的。慢慢了解民国上海历史,或许多少会拧出些心疼的滋味。那是张爱玲笔下的百乐门生活,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上海被各国侵占后的傀儡生活状态。摩登女人的娇艳,在百乐门进进出出的军阀、绅士,享尽奢侈的寂寞繁华。底层人们生活的苟延残喘,穷极败相,裹不食腹,诸多像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流落街头,以天为盖地为铺。好些道德低下者渐趋沦为小偷,抢劫者,整个上海摊水生火热,学生罢课游行示威。
上海的旧时光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文艺与平静,反而是动荡与不安,充满了硝烟与黑暗。但是今天,我还是喜欢行走在弄堂里,找寻历史遗留下来的斑驳记忆。我的热情终究没能抵达彼岸,穿过陕西南路39弄堂,找到了丰子恺故居,一处树木庇荫处,一幢简易门樑的小屋,紧闭着房门,已闲置多年。丰子恺的画风,带着几分禅意,寥寥几笔将人生诠释得淋漓尽致,我甚是喜欢。
接着心心念念去寻找张爱玲的故居,一切在想象中尽善尽美,有时候,喜欢一个作家,便想刨根问底了解更多,历经周折,她的故居已找到,坐落在常德路95号,名叫常德公寓,她曾经是住在公寓六楼,完成了她一生最重要的几部小说的创作,现已经封闭不让游客参观。这座公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一页。近代有一首歌叫《尘埃里的花》,仿佛就是为张爱玲的传奇故事而书写的:
-----遇见了你,心低到尘埃里,又在尘埃里,已开满了花。骄傲卑微,都被你融化,愿岁月静好,厮守锦绣年华。~~倾城之恋,太美好的痂,用一生爱恨,写尽寂寞繁华~~
每个人心头都有一颗珍藏的朱砂,愿所有的真心都能被救赎,所有的真情都能被接纳。
有人说,到一个城市,最好去一趟它的博物馆,因为那里记载着它最真实的昨天。带着孩子,我们来到儿童博物馆,这个集海洋、宇宙、科幻为一体,寓教于乐的博物馆,里面设置游乐场,让孩子亲身体验做船长掌舵的滋味。馆内有一个“草婴书屋”,让我眼前一亮,我多么希望孩子安静下来读读幼儿绘本,和这些上海小朋友一起,感受儿童博物馆内的文化。
第一次了解草婴先生的生平,这位伟大的翻译家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他崇拜托尔斯泰,因为他是爱和善的化身,用最崇高的灵魂铸成伟大的作品,给予读者丰盛的精神犒赏。翻译也是一种文艺,草婴先生关注儿童成长,注重品格修养,他翻译多种文学,给予当时的中国人反法西斯斗争的勇气和信念。如果我不参观儿童博物馆,我不会知道,原来翻译也是一种文艺,在文学基础上的再创造。原来,还有一位注重儿童品格成长的先行者草婴先生,从此诞生了中国一家儿童博物馆。
上海,是一本沉甸甸的书籍,值得你用心去翻阅,它的昨天,与今天。恨我的笔尖有限,未能将它的风情万千一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