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A:交易发生的3个前提
1、有两个及以上的人(理性人);
2、个人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3、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且能提供某种东西满足对方的需求。
举例:战俘营里也有经济生活。《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B: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能带来幸福感(创造了价值)
举例: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物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实现的。
3)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收获: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只有一个区别:坏的经济学家只能看到那些能看得到的结果,而好的经济学家还能看到那些职能通过推测看到的后果。
举例:看得见的结果:使用塑料包装袋加剧了环境污染➡️看不到的后果:如果不用塑料包装的话,食物保质期会变短,造成粮食浪费
反思:在决策时有哪些看不见的结果被忽视了?
5)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
A:世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只要有不确定就没法算出最优解,最多只有最优解的概率区间。
B: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能不能存活下来,跟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关,与人是否理性无关。
举例:不管树叶有没有理性,我们关心的是一个规律:朝阳光的地方树叶茂盛,背阳的地方树叶疏松。
C:尽管由于无知或者非理性,一些企业家并没有做出最优选择。但是市场经济本身就有淘汰机制,适者生存。
举例:很多傻子随机子在地图上放一个图钉,有图钉的地方开加油站,有的开在山上,有的开在海岛,有的在公路旁,最后只有公路旁的加油站活下来。开在公路旁的傻子是傻子,随机的行为,但傻子的结果和理性结果一致,所以存活。
6)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1、人性自私
“每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福利。他只要关心自己,追求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的福利时,会有一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共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也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进步。
2、同时人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3、人的爱心有限,随着距离的拉远而下降
➡️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我们每天之所以能吃上晚饭,不是因为屠夫和酿酒师爱我们,而是因为他们要自私自利,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每当我们跟他们做生意时,不说我们需要什么,而说他们需要什么。
8)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行善扶贫难见成效的四大原因:
A、缺乏反馈机制
缺乏效率标准,我们不知道怎样的行善才是有效率的
举例:如果你给4个人10万去经商,可以通过谁的钱赚得多来分辨给谁更好
但是如果把这钱给4个人做慈善,很难判断谁的慈善做得更好(疑问: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无法测量的吗?)
思考:如果你有一笔奖学金,该给那个又穷又笨的学生,还是给那个又穷又聪明的学生
B、委托代理问题
人们捐款委托一些人执行善行,但是执行人因为用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打折扣。
C、所托非人
一般捐款都会交给政府去使用,但政府的无能可能也是导致贫困的因素之一。
D、培养懒汉
可能会让人养成不劳而获的心得,为了获得贫困补助而放弃努力。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协调和鼓励人们分工合作,所以能大幅、持续、高效地改进福利。
举例:可口可乐能卖到贫困的非洲国家
9)稀缺
稀缺的两个原因:
A、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
B、人的需求其实是无限的
举例:人治病吃药,大多不是为了救命,而是为了减少痛苦。从过去50年100年到今天,我们所知道的疾病数量变多了很多。因为我们对健康的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
10)选择和歧视
只要有稀缺,就有歧视,我们不能避免歧视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歧视
举例:巴基诉美国加州大学董事会案。
背景:巴基,30多岁,想考加州大学;美国大学有严重的年龄歧视;加州大学有一个条款,在100个招生名额中,留16个名额专门照顾弱势群体;巴基申请以弱势群体的身份申请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拒绝了巴基,说不能把他当弱势群体照顾。
核心:加州大学明文规定要照顾弱势群体,而是弱势群体不包括白人。原来为了消除歧视,却产生了新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