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晚上在翻看微博时,发现热搜里出现了“社交恐惧”四个字,便抱着好奇的心态点开看了看。
九张关于社交恐惧的文字图片,我只中了下面这一条。
明明自己很孤独无聊,但有人约我出去吃饭唱歌居然都拒绝了,只想一个人待在家里最舒服。
接着我把评论区从上到下刷了一遍,看到最多的就是“全中”二字,不曾想还有那么多人对于社交有严重的恐惧,简单的九句话,足可以看出对生活有多么地焦虑。
我看着屏幕长舒一口气,幸好我是早期患者,还有救。
但也有人说,这不是社恐,只是内向,不善交际而已。
我在想如果哪一天忘记了社恐、内向,那肯定是因为我被爱了,被关怀了,被治愈了。
所以,别总把孤独带着,去外面走走。
02
对于我这种习惯寝室和图书馆生活的人来说,聚会、扎堆闲聊的日子,已经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某一时刻,还挺期待和别人侃侃而谈,一起把酒言欢。
上次朋友阿智邀请我去聚餐,我就很纠结。
如果不去,辜负了朋友的一番好意,如果去了,我也是说话最少的、吃饭最多,最格格不入的那个人。
看着微信对话框,想了很久,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同意了。
聚餐的那天,我喝了点小酒,小脸微醺,感觉也没那么拘谨了。很多游戏我也是第一次玩,其他朋友也挺照顾我,虽然后来被惩罚了几次,但也是乐呵地欣然接受。
这种感觉真好,大笑、狂欢、肆无忌惮,如果有下次,我定慷慨赴约。
人啊,群居动物,要试着蹦出自己的圈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群居点,这样才有安全感。
自己的世界始终太小,总不可能孤独一辈子吧。孤独久了,心也就凉了,别人难进来,自己也很难出去。
03
我听过这样一个隐喻:“害怕社交的人看别人的眼睛,就像妖怪看到照妖镜。”一眼就可以直接把人打回原形。
在我看来,这个原形往往是对自身的一个负面评价:我比不上他们,别人都不喜欢我,我看着别人就紧张,我怎么就那么自卑,那么差啊!
高中时候的阿肖,是我们班公认的孤独患者,我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站起来不敢回答问题,一和同学说话就脸红,不敢抬头看老师的状态。
可上了大学之后,她就变了。
那天晚上她给我发了一份演讲稿,说让我帮她改改。我很是惊讶,问她:“你现在都敢演讲了?变化很大啊!想起高中的时候,站起来说话都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现在还害怕吗?”
“大星啊,不怕了,那个时候认为自己不可以,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我报名演讲比赛,就想看看我到底可不可以,我真的不想过那种畏首畏尾的日子了,以后都是要进入工作岗位,不能把自己藏起来了。”
我看完稿子,写得真好,我不由地感慨她的变化,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她啊。
比赛结束后,她发消息给我报喜,得了三等奖。她非常开心,几等奖无所谓,而是被人肯定的感觉真好,我在手机的这头给她点了个大大的赞。
卢普斯特都说过:“人生本就是一场幻觉。”所以我们就不要徒增虚无的烦恼了,只管向前走吧。
生活不设限,那就设法把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过程很难,但结果都还值得骄傲。
04
很多人随便给自己安上了“社交恐惧”这个标签,以寻求些许的心理安慰。
可这不是真实的自己啊,明明可以勇敢地去做,为何不洒脱一点?
成长的路上,如果不接纳那个完美的自己,那你只能原地踏步。
我的朋友阿敏,说来也真是奇怪,每次有人给她打电话,她总是不喜欢接,无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宿舍,明明有时间接,但常常假装没看到。
等过了五六分钟之后,她再发微信给那个打电话的人,“不好意思啊,刚刚手机不在身边”,或是“抱歉啊,手机静音了没看到,你有什么事吗?”然后就开始微信聊天模式了。
她说她害怕电话聊天,因为不知道说什么,怕说错话别人会生气,怕空气突然安静尴尬到死。
我问她你想改掉这个毛病吗?她说非常想。
我随即拨通了她的微信电话,可她一秒不到就给我挂掉了。
她赶忙和我道歉,说了好几遍对不起,她说她改不了,有严重的社恐症。
我说,你不用向我道歉,我在帮你,你也要帮帮自己。
后来,她再也没有和我提过这个话题,给她打电话依旧不接。
其实在别人眼里,她并没有那么不堪,她只是不真诚,她不相信我,也不相信她自己。
她怕了,因为改变的过程太难熬了,熬不过去,怕别人笑话。
她真傻,真害怕她以后还会继续孤独,她怎么就扔不掉呢?
05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一路孤勇向前,有人质疑,也有人同行。
我们不是为了变成那个无坚不摧的金刚人,也不是胡乱地贴上“社恐”“自闭”等标签。
就是希望原本冷冰冰的心稍显暖意,接纳自己,取悦自己,最后丰盈自己。
这个过程不难、也不简单,没了勇气,一切作罢。
无论是我,还是其他人,那些经历过的痛苦的零星碎片,或孤僻、或洒脱、或阳光、或自卑,到最后都会拼接成完整的自己。
痛过之后,即使碌碌平庸,也有资格被爱,等有一天,你不常把孤独带着,那你就成长了,因为成长,是我们独有的标签。
孤独很多,带在身上,多累啊。
【怀左老师第三期训练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