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真的读起三毛的书籍,之前也有在各大平台上接触过她的一些文字,听过她这个传奇的女子。客总归是凌乱的。在连续读了多本国外名著后,想换换口味的我首先读了余华的《活着》,接着就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了,其实从《活着》通俗易懂的故事跨越到此书,我是兴奋的,简单的书简单的故事自有它的好处,可一向看惯了复杂的我,还是不太喜欢,也许是自己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上吧。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公交车上,听到身后的两个女孩子有声有色的谈论着这本书的故事,在一旁听着的我顿时起了兴趣,只是那会我还初步走进读书这条路,还在国外名著的世界里遨游。
关于什么是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只在看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当三毛准备去沙漠追寻她的梦想时,荷西提前三个月就去了,把工作房子安置好,随时迎接三毛的到来;当荷西被困于泥淖中时,三毛想尽一切办法去救出他的画面;当三毛在沙漠里考驾照时,荷西也不忘调侃道“你看要是我不来,你也会被人叫做小宝贝”……在三毛眼里,荷西是近乎完美的;在荷西眼里,三毛所有的疯狂举动都是正常的。关于荷西与三毛的爱情,我想我还需要读更多的三毛的作品才能切切实实的会晤出。
书中的故事,大都讲述着沙漠一代的风俗习惯以及作者本人的一些生活琐事。沙漠的生活是枯燥的无味的,他们两则活成了世外桃源的样子了。看这本书除了体会荷西与三毛的爱情外,还有了解到那个时代撒哈拉沙漠的民俗,十岁的女孩就出嫁了,和好多男的说话就是坏女人,一年就洗几次澡,还有奴隶存在着……
一本书十几个故事下来,我似乎是读懂了一点她,又似乎根本不懂她。她是倔强的,当她决定去撒哈拉沙漠时,人家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人家劝说她不要去,可她从未停止脚步;她是聪明的,她拾起棺材目做家具,在荒山遇险荷西深陷泥淖时,她想到车胎坐垫衣服之类的综合利用,解救出荷西;她是宽容的,面对邻居们的借吃借用,还时不时来贪便宜,邻居的羊吃掉了仅有盆栽的绿叶时等事情,她也都未计较过;她是乐于助人的,给哑奴食物毛毯,替求爱的人写信,和荷西的同事分享他们的仅有的美食美味;她是……
悲伤的故事总是会让人沉思,许久不能回神,整本《撒哈拉的故事》看下来,给人的感觉都是幸福的,喜忧参半的,在枯燥的生活里也有简单的满足,唯独最后一个故事《哭泣的骆驼》,让我久久的无法安静下来,似乎我就在那里陪着三毛一起目睹了,那场腥风血雨。民风淳朴的沙漠人群,也会在时局的混乱中,迷失了方向。
看完了这本书,我总想着我要写点什么的,可是回顾书中的故事,我却不知道如何开笔。在三毛如此精湛的文笔下,精简的故事又岂容我三言两语就可以简单概括的,我怕自己的一篇读后感,杂乱无章东拉西扯,扰乱了别人的思绪,影响了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