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天起,不自觉的身上就会增加一个标签——焦虑,且愈加明显。我的女儿八岁半,最近,我的焦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气愤难耐,手足无措。令人安慰的是,在这条令人崩溃的路上,你并不是孤独一人,地球上无论哪个地方的父母都几乎一样的焦虑迷茫。
“记得喝水,一定每天喝两杯水。”
“快吃快吃,吃这么少怎么行?不然营养不良长不高。”
“认真读题,认真读题,这么马虎怎么能考好?如果以后考不了100分,错一道题挨打一棍子,两道两棍子。”
“坚持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考到钢琴九级,怎么能说放弃呢?妈妈答应你考过九级你爱学不学,不再强迫你。”
“想出去玩儿?先做完作业和口语练习再说。”
“孩子,我也给你报了奥数辅导班,不然上不了好初中。”
“什么?不出国,你必须好好学习,考个名牌大学出国留学,这样才更有前途。”
“辞职?好好的公务员工作不要了?多少人想着呢你怎么能辞职!”
……
只要有妈妈和孩子的场合,类似的话就可能会不绝于耳,或许你也说过,和孩子争执过。这样大大小小的焦虑胶着在一起,把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妈妈变成招孩子嫌弃的碎嘴婆。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家也一样,从女儿呱呱坠地,便为孩子的吃喝拉撒、学习考试操碎了心。然而,不想换来的却是孩子越大愈加逆反的思想和行为。其实,不只是我痛苦,孩子也同样经历着痛苦,就这样我和孩子之间相互伤害着,日复一日,直到最近的濒临崩溃。
世界体育冠军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技能的不断提高是透过训练出来的。做父母,也是一种职业,光有爱不行,也需要技能训练。让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是以爱的借口把孩子变成折断翅膀的天使。
“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成功的?成功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开篇老师问了这样的问题。
恰好这些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我希望女儿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自己的评判标准是“成就”还是“品格”?如果是品格更重要,为什么却用总成就来要求女儿?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和曲折,我应该怎么看待和如何陪伴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养育孩子的困难应该是增加了。以前,养育孩子不仅仅只是父母,往往是一个村子一个社区一起养育一群孩子。虽然是暗默知,但大家彼此有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教育方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成长的路径也不会相差甚远。那时的孩子生长在更安全的环、更多的自由、更多童年的欢乐。
而现在,相比之下孩子们有了更多的物质、更多的民主、更多的信息和机会,当然也有更多的被期待。
有了期待就有了压力,焦虑也会随之而来。每位父母自己的性格不同、对孩子期待的多少不同,慢慢形成出不同的父母类型。
你是哪一种?还是哪两种?无论哪种,都没有对与错,好与不好。相反,在长年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不同的场合需要轮流上演不同的风格,“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不管怎样,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陪伴他的父母先做到,或者,和孩子一起努力做到。
我认同、我愿意、我相信,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一、我们看重的核心是品格;整个家庭的目标是原则。
我们家人共同看重的品格有哪些?哪些家人共享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品格?哪些原则对我们家来说是神圣的?哪些方面对我们家来说是重要的?
创造品格文化,家庭是第一课堂,可以每周或每个月开一次家庭会议:
共同制做家庭盾牌,当生活中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时,把家庭盾牌拿出来指导自己。
一起设定可以衡量的具体目标,请家人帮忙监督审查。
彼此分享快乐、幸福、担心、恐惧等的感觉,让家人了解你的真心话和真实感受。
做好家庭分工,只要在家庭里生活,都应该为家庭出一份力。
强制娱乐,享受全心全意和家人一起游戏的快乐。有时,当时的娱乐并不好玩儿甚至困难,但日后回忆起来一定是快乐的。
二、态度比天分更重要,表扬孩子的态度,而非天赋。
我没有不喜欢你,是不喜欢你的态度。
我没有生你的气,是生气你的态度。
没有人能帮助一个态度不好的人,也没有人能阻止一个态度好的人。
作为父母,你身上有哪些积极有效的态度?哪些消极的态度?哪些是隐藏在表象下的深层次原因?找到它们,要保留的保留,想改变的努力改变。父母的态度好,孩子也会跟着学会。
三、设定更高期望,放手结果。
真正的高期望是做到你自己认为的最好,要敢于设定对自己的高期待。“想够火星就去跳吧,纵然够不到,也看到了更远的风景。”
鼓励孩子尝试做一件害怕胆小的事情,不断提高对自己的期待。
你所有的“努力”都会储存在天空中看不见的银行,所有努力的利息,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全部回馈给你。可能存跟长时间才会收到利息。
“我每天都会做一件事”,而不是“每天尝试做一件事”。
期望NOT控制,可以对孩子有高期待,但不要有高控制,最后会发现,孩子的任何你都控制不了,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
四、成功与失败都有价值。
父母眼中的成功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父母眼中的失败不一定是孩子认为的失败,一时的失败不代表最终是失败。
失败并不可怕,反而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但要为成功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重视孩子小事上的成功,一个个小成功会积聚成大信心和大力量。
想想自己从童年到青年到成年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也就能更加理解孩子现在的处境。
“重视”失败和成功,而不是“享受”失败与成功。
五、优势与障碍是硬币的两面,从不同的视角看障碍,让障碍成为机遇。
有时寄希望于处境改变,但不如将希望放在拥有不同的态度上。
家长要允许孩子经历障碍,有时会刻意创造一些障碍帮他走出舒适区引导出更多的潜能。不仅对人类来说是这样,好像对所有生命来说都同样重要。
《树的秘密生活》中也有说:事实上,生存在逆境之下的树木才可能活到最长的寿数。这也是开始我的研究时最先了解到的教训——能够拥有最长寿命的不是生长迅速而蓬勃的生物,事实常常截然相反。
六、学会抓住与放手。
我们的一生中背负着许许多多的标签,有些标签能带给你力量使你进步,而有些将你牢牢地束缚。认真回想,这些标签是自己给的还是别人贴上去的?哪些标签是想抓住的?哪些是想要放手的?放手可能有些难,但最难的是你一直没有发现它面对它。
美国海德学校的罗老师教授高中生,学校要求老师每次留一周的作业,为的是锻炼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但罗老师担心学生完不成不能及格通过,便每天督促学生,甚至去宿舍催促,还总有学生忘记。这几天罗老师在中国出差,顾不上督促,结果反而学生们主动打电话问自己作业的完成情况。抓住与放手,谁抓谁放?什么时候抓什么时候放?
七、学会谦卑地寻求帮助。
家长和领导者必须要懂得谦卑,因为我们没有所有问题的答案。对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很重要,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如何求助。
谦卑不意味着我不行,反而意味着我有勇气放过自己,让自己不要那么满。
考拉老师教大女儿学习乘法,大女儿偷偷把手背后,数手指头用加法。老师说:“我不是生气你不会,是生气不说实话的行为。”
八、最首要的工作是学会激励我们的孩子。每个生命都有成长为心目中最好自己的渴望和潜能,帮助孩子激励出自己心中最深的渴望。
当我们真实分享生活中的挣扎时;当我们走出舒适区尝试新事物时;当我们每天示范品格时。这些都是激励的好时机。
……
无论是陪伴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工作中遇到的亲子家庭,心中有剑便不会无的放矢、惊慌无措,清晰了培养孩子的方向便知道十八般武艺该何时上场。待我先在自己和自己孩子身上多加练习潜心体会,之后再和大家分享个中曲折。
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