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里行吟
图文/如 溪
烈日盛夏,酷暑难耐。是乎,便驾车数百里之外,寻觅清凉消暑之地。车行途中,沟壑壁立,山岚滴翠;云雾绕绿,流溪唱水;树荫蔽日,修竹摇风;草尖鸣蝉,花蕊舞蝶;农舍列列,荷叶田田……一丝清凉,破窗而入。欣欣然,悠悠然,脑海中突发一句:此景仙人居住处,几多凡夫于此番? ——题 记
卧于群山间,躺在清溪旁。
山风拂古树,碧水绕画梁。
石板铺道义,拱桥筑伦常。
戏楼舞春秋,韩宗留遗芳。
古树、老宅、青石板,诉说着永远精彩但无法讲完的美丽故事;拱桥、清溪、古戏台,吟唱着亘古不变却日新月异的动人传奇;蝉鸣、犬吠、红灯笼,演绎着禅心佛悟而悠然淡雅的静谧安宁;翠竹、月影、吊脚楼,书写着天地星辰与岁月轮回的自然历史。
方方扁扁的青石板小路和横跨小河的石拱桥,从远古铺筑到今天,把历史的记忆与现实的追求一起留给脚下的岁月。踩踏着被时光打磨的痕迹,凝重而沉厚的声音已经在耳边响起……每挪动一步,就是一个兴亡的故事;每凝目一瞬,就有一段苦乐的情怀。无论是浮水而建还是跨河而筑,一座小石桥,就是一位耄耋老者一世的真实讲述;不论是平整而铺还是错落而就,一条石板路,就是一位风华少年一生的不懈追求。石拱桥上茂密的藤蔓,那是生活赋予小镇最生动的诗画;小石板的缝隙间窜出的小草,那是生命给予小镇最顽强的注解。
“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既是对小镇生动形象的总体描绘,也是小镇的最大特点。两条清澈现石、水深湿膝的小河,自然而温柔地包裹着小镇,仿佛一把折成九十度的直尺,丈量着小镇的过去和未来。河水轻轻缓缓地流过,在“直尺”的九十度转角处相拥,再猛地一个回身,挥手向远方走去……临河而造的小木楼,高低错落、古风宛然,雕梁画窗、典朴韵浓,飞阁流丹、曲尽其妙。既是给世界的智慧,也是对世人的告诫。——只有与自然相融,才能受于自然的无私馈赠!沿岸的客栈、餐馆、酒肆、茶舍、店铺,门廊迎水,步庭入院。藤编的方桌,竹制的茶凳,木作的躺椅,依序置于百年枫杨老树下,静观翠竹吻水面,细听清风抚绿叶,品一壶被山风涤滤过的嫩芽,呷一口从云雾中采下的新叶,人已经醉了,心已经醉了,老树已经醉了,绿水已经醉了……柔缓的河面,一层薄雾如烟似幔,飘忽游弋,亦真亦幻。一时间,几只小狗从远处走来,穿行在人流间,踱游在微风中,脚步悠然,神情怡然,不欲恬淡,优雅慵懒。
历史,总会给予人们太多的回忆和思考。“韩家大院”是小镇最具特色的古老建筑之一。精巧的布局,独特的构造,高大的木门,院中的院落,庄严的正堂,典雅的阁楼……没有奢华的浮影,唯有古朴的真实;没有斧凿的伤痕,只有巧夺的自然。如果“大院”已经引起人们更多的追溯,那么“韩氏家训”则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教诲。《韩氏家规十八条》有云:“敦伦纪,重祖坟;慎葬埋,重祀典;谨嫁娶,谨嗣续;睦亲邻,端品行;慎交游,悯节义;务勤俭,禁奢华;戒赌博,禁争讼;崇忍让,惩斗殴;勤常业,禁洋烟。”由此而窥,古人对德伦尊悌、节义礼俗,是何等推崇。因故,清朝皇帝《御赐韩氏宗祠家训》予以肯定和褒奖:“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锄异端以崇正学,完钱粮以省催科,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戒匿逃以免株连,讲法律以儆愚顽,联保甲以弥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此“十八规”并“十六训”,告诫的已是故人,如今自诩“文明人”所做何如?礼节道义所存几许?
当最后一抹夕阳从山顶那棵最高的树尖上消失的时候,小镇温润了。群玉楼(古戏台),孤独地伫立在小河的岸边,默默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广场上,桌椅已经规则地摆放整齐,虽然不见净末花旦丑深情的表演,却有人头窜动喧声鼎沸的喧哗。——这里便是“宵夜”的好场所。纯香的“挞挞面”、天然的“玉米饼”、鲜嫩的“野蕨菜”、脆爽的“小米花”……味道清爽独特,生态环保健康。这时,漫步古镇小街,吊脚楼悬挂在河中,红灯笼倒映在水面,波光粼粼,灯影点点;青山似黛,月色如银;蛙声似唱,流水如琴;凉风习习,步履轻轻……没有浮躁,没有利欲,人们的脸上溢满自由轻松,自得怡然!
入夜,踏上仿古小木楼,仿佛走进古老的历史;“嘣……嘣”脆响的脚步声,恰似历史的鼓点。躺上“美人靠”,清风入怀,水声灌耳,微闭双眼,听信悠然。神仙何处觅佳境,我自独卧枕水眠。
今夜,会有一个香甜的梦吗?
——上里古镇,蜀国天府之西,雨城雅安之北,崇山峻岭之怀,消暑清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