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孩子还剩下两个作业没写完,他自己安排说早上起来补上。我口头上答应了,其实心里是有着不安和不信任的。凌晨四点多醒来,脑子里奔腾的想法,焦虑……我就只能那样躺着,尽量不去抵抗它们。对于这些念头,我这两天有个感悟,自己是个想的多,做的少的人,想着很好,却没有行动,结果就必然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然后我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后悔、内疚、重新规划……
早上出门运动时,脑子还在转动着,一会儿是否要催促孩子起床,是否要催促他写作业,因为我知道,没写完作业上学,孩子必定会有不愉快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也会带动我的不安情绪,可能是害怕、挫败……其实我知道,这是孩子应该去承担的自然后果,但我却无法那么放松地让孩子去承担,因着我的情绪扰动,我的行为效率下降。我催促了他两次起床,他起床后直接去写作业,而我内心里纠结的是他还没刷牙、洗脸,一会儿准得耽误吃饭的时间、接着耽误上学的时间,中间吃饭还得折腾一阵子。脑子里想像出来的场景让我的焦虑值直线上升,而此时的我根本无处安放我的焦虑。我问宁爸:“今天早上我看起来是不是很严肃?”他回答我:“是的。”“好吧!我现在很着急。”在这之中,我偶尔共情了下宁的那种害怕和不安的情绪,最后他说:“我在早读课上写吧。”我点了点头,让他准备上学了。
感觉好,才会做的好!这是在正面管教课程中学到的一句话,但早上处在事件之中时,已经全然忘记了,又启动了以往说教、指责的模式,好在对自己的情绪还有所察觉。现在想来,其实不能怪孩子在早上那样害怕与不安的情绪中,效率低下的表现。
我想,今天中午我可以建议孩子考虑下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方法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