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偏爱语言绮丽的文字,像是提拉米苏,温厚而馥郁,华美而旖旎,但吃多了,也会觉得腻。而沈老的作品似乎总有着一种如上好的明前碧螺春一般温柔而强大的力量,“雨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乍一看平淡无奇,品来深远悠长。不讨好,不用力,从容地娓娓道来,却是历久弥新。
读罢《边城》,触动最大的便是那淳朴的民风。
边城里的人们就如茶峒城里蜿蜒着的溪水,静立着的青山,干净得仿佛不染纤尘。“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也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峒的自然环境便孕育了当地乡民们的淳朴善良。
在那小小的茶峒城中,上至富甲一方的船总顺顺待人真诚慷慨,下至摆渡船的老船夫不愿多收船客的钱,甚至是妓院里的娼妓也较之城市中的绅士还可信任——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对真善美的定义。在这里,没有物欲横流的大城市里令人厌恶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唯有人之初的那种清泉般干净的善良本性。“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不论相识与否,关系如何,也不论是否能从中获利,乡民之间互相帮助似乎本就是理所应当。他们并非没有社会阶级和矛盾的存在——若是那样便完全脱离现实,而我们读来也不会有这般的无限向往了——“也爱利,也仗义”,他们的形象是这样生动,这样贴近生活,而如此这般便愈发显出那种人性之美的珍贵。
有美存在的地方,忧也总会随之萌生——就像一个嫉妒者专去毁坏那最完美的作品。
正是因为翠翠的腼腆羞涩,未将心中情思说之于口,才会有与傩送之间捅不破的纱窗纸,才会有大老与二老的相争乃至大老的逝去;因为老船夫因为翠翠着想而说话婉转,才会有顺顺、大老和二老的误解;因为傩送的善良又重兄弟情,才会在无限矛盾和自责的心情笼罩之下远走。这便是边城里的生命之忧。
可是这又怨得了谁呢?难道翠翠的羞涩有错?难道老船夫为翠翠着想有错?难道傩送的重亲情有错?他们都没有错,怪只怪命运的安排。它好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跟他们所有人开了一个永远也无法挽回的天大玩笑。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翠翠在梦中,再也捡拾不到虎耳草,也再也不会被那河对岸的悠扬歌声浮起了。
纯粹烂漫,不染尘埃。茶峒城里的风景和人性都美的那么朴素,却又那么真实,那么动人,如绵绵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让我不由得心生向往。何其美也!何其可羡!
算未抵、人间离别。傩送和翠翠间原应拥有如蜜般甜美的爱情,而如今,却因为命运的捉弄,两个意中人咫尺天涯,再难相见。何其忧也!何其可叹!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正是因为人性之美,才有了生命之忧。也正是因为生命之忧,人性之美才显得珍贵,才会让人反复想念,细细回味。
恬淡其文,深情其人。《边城》浅淡文字的背后所藏的,是饱满的生命力与无限深情。它让我知道,原来这样看似朴素的文字,也可以有如此力量,如春风拂双脸,如春雨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