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唯
闲暇无事,在安静的夜里,用文字的消遣方式来打发时间也是极好的。今天,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抄袭者。
这样说来,似乎乍一看有些偏激,在此先向各位看官道个歉,言辞不当处还请多多包涵。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段子,说抄袭其实不叫抄袭,语文上说是借鉴,数学上叫类比,英语上叫copy,地理上是迁移,生物上是转录,物理上是参考系,化学上叫同分异构体,政治上叫求同存异,历史上就是文化大统一!表面上似乎抄袭有种被刻意美化的趋向,用九大学科力顶“抄袭”也实属罕见。长期以来,抄袭就被众人视为避之犹恐不及的劣行,可是,在你们表面上都把它拒之门外的背后,难道真的没有为它打开一小扇窗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抄袭者。从咿呀学语到语言流畅;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从大字不识到遍览群书;从不明世事到圆滑入世,都是我们模仿成人,交流学习所得。多数人把这称为借鉴,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抄袭?只是来源于一种本能的抄袭罢了。
所谓的抄袭和借鉴在我看来并没有固定的界限。说得好听点叫借鉴,说的不好听点就叫抄袭。人类总有他自以为高明的手法去遮掩自己的是非,把黑舞弄成白。
我并不认为抄袭是贬义词,当然也不赞同它是褒义词,只是觉得在特定的时候它会有它不同的色彩。依稀记得司马迁著《史记》,在收集史料之时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段拍案叫绝,大为赞赏,于是只字未改,通篇照抄,却依然博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褒奖。不可否认,世人大多认为这是一种借鉴,是对原作的一种肯定和赞赏,然而在我,却更愿意称他为“有度的抄袭”,这样一来就没有高大上的称谓和自我浮夸,有的只是史学上一种求真求实的坦诚和态度。就好比,我给你了一个馒头,于是我对别人说我给了某某某一个馒头和我给了他一个得以生存下去的希望,抛开特殊意义的环境场合,前者自然比后者的假大空来得实在,来得让人舒坦。
但是,现实中,更多的人忘记了“有度的抄袭”和“过度的抄袭”之间有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一旦逾越,则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
她叫安意如,用浅显的笔触重绘古诗词,大是风靡了一阵。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后被查实抄袭了名为“江湖夜雨”的书,雷同处高达38处。她的“过度的抄袭”也将她自己的人格降到了尘埃,画地为牢。
抄袭并不奇怪,天下文章一大抄,谁写论文的时候没有东搬点西挪点,临了又不小心忘了注明出处,也这就多少缺了点可以用来做抄袭正当的借口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抄袭者,舞文弄墨,都不过是汲取他人之长,为个人所用。只是,有些人能够做到“有度”,加之自己的论述将其转变成自己的东西;而有些人没有丈量好尺度,通篇引用,最终收到侵权的投诉单。于此种种,便有了借鉴和抄袭之分。
从这个立场去看,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抄袭者,我们或多或少抄下了一个句子,或许在不经意之间,又或许在情至深处,悄悄地画上了我们的名字,再之后我们也变成了一个“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