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相似理论”观照下的文学本质观辨析 ——读特雷·伊格尔顿《文学事件》

读书的时间,更应该是思考的时间。

文/夕子

如炬的目光背后似乎充满了洞见

摘要:伊格尔顿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文学批评家,一直关注着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在2012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坚持“反本质主义”的文学立场,借助维根斯特坦的“家族相似理论”从虚构、语言、道德、非实用和规范五个范畴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探寻,仍旧没有给出文学的定义。在对文学理论的思考上,他借鉴“家族相似理论”和詹姆逊的“象征行为”理论提出了“策略”这一概念,极具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伊格尔顿;《文学事件》;家族相似理论;策略;文学本质

在1983年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有的版本翻译为《文学理论导引》)的导言中,伊格尔顿对“文学是什么”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在短短15页的序言里,伊格尔顿从文学与虚构(fiction)、文学与语言、文学的“非实用性”以及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出发,得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学的定义:

1.文学是“虚构(fiction)意义上的‘想象性’(imaginative)写作”。

2.“文学是一种写作方式,代表一种‘对普通言语所施加的有组织的暴力’”。

3.“文学是‘非实用’话语”。

4.“文学是人们出于某种理由而赋予其高度价值的任何一种作品”。

5.文学这类价值判断“植根于更深层的种种信念结构之中”[,与种种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然而,这些定义在伊格尔顿看来都是不准确的而且是无法定义文学的,于是他得出了“反本质主义”(anti-essentialist)的结论:文学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

然后他对众多文学理论流派和思潮视域下的文学本质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并将炮火集中在批判“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之上,认为“文化理论”已经成了为“那些被狭隘的分析哲学、经验主义的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政治学神经紧张地卸掉了的大题目,一些大的令人困窘的题目”提供场地的堆放场,“并没有任何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殊的统一性。”

最后在考察众多主要的文学理论之后,他得出结论:一切的文学批评都是政治批评,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乃是我们时代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历史的一部分。

在2003年的《理论之后》中,伊格尔顿提出了“文艺理论的黄金时期早已消失”的言论,在《理论之后》的书名之下便显得有些暧昧不清,尤其是在前四章他维持了一贯的写作风格,对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由此看来,伊格尔顿似乎延续了他在1983年《二十世纪西方恩学理论》中的观点,认为文学没有本质,且文学理论也不存在了。

在2012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重拾对文学本质的讨论和思考。这看似突然并且与其此前的理论相矛盾,然而细思伊格尔顿的思想会发现,这种矛盾性论述贯穿了其众多的论述之中。

在1983年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伊格尔顿说道“如果文学今天仍然紧要……文学乃是少数这样的地方之一,这里某种普遍价值感仍可得到体现”,在他看来文学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的。

在2003年《理论之后》的后四章中,他从真理、政治、道德、死亡四个命题出发试图为理论寻找出路。而在2012年的《文学事件》中,他的努力无意更进了一步,用一种“无本质主义”的本质主义为文学本质寻找合理的解释。正如他在《批评家的任务》中所说,那些话题从来就没有远离过他。

在《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在对文学本质进行思考时,借鉴了维根斯特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的“家族相似理论”(family resemblances theory)。

“家族相似理论”是维根斯特坦分析“游戏”的过程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所看见的“游戏”是由一个重叠交叉的相似点组成的复杂网络,它们在总体上或细节上相似,但并无相同的本质。基于这些相似特征,他用“家族相似”(Familienahnlichkeiten)这一词语来加以概括表达。

维根斯特坦是借用“家族相似理论”概念来说明“语言游戏”特征,他认为种种语言现象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的”本质,而是各种相关的“语言游戏”,即语言与那种语言之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同样地,在某个概念所指称的一类事物中,不存在事物间的“共同性”特征,而是重叠、交叉的“相似性”关系,他们之所以成为一类事物(“家族”),是由于他们表现出来的种种“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的特征和相同的本质。

总结起来,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取代并否定传统哲学所认为的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性’联系——即事物的本质”,即认为事物之间要么在总体上要么在细节上存在着重叠、交叉的种种相似,但是并无本共同的本质。明晰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厘清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中的分析论证思路。

在该书中,伊格尔顿在思考“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依旧采用了“先见”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30年前的《文学理论导引》中,我提出了一个关于文学本质的强烈的反本质主义的境况。我认为文学没有任何本质,那些被称为“文学”的作品没有任何一种或某些共同的性质。然而我依旧要为这种观点辩护,现在我比那时更加明晰“唯名论”不是“实在论”的唯一替换。这一观点并不遵循这一事实,即文学没有本质这一范畴就完全没有了合法性。

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学虽然没有本质,但是仍然有其存在的合法性。

在明晰了关于文学本质“唯名论”和“实在论”并非非此即彼的前提下,伊格尔顿提出了关于解决文学本质困境的方法——“家族相似理论”,他认为这是对哲学提出的差异与同一问题最具有建议性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实早在伊格尔顿之前就有文学理论家运用“家族相似理论”来探讨文学、艺术的本质。

查尔斯·L·斯蒂文森(Charles L. Stevenson)第一个使用“家族相似理论”来解释诗歌的本质,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魏茨(Morris Weitz)运用这一理论来否定艺术可以被定义,罗伯特 ·L·布朗(Robert L. Brown)和马丁·司提曼(Martin Steinmann)用这个概念来践行他们的“反本质主义”观点——没有所谓的充分必要条件使得一种话语被评定为艺术作品,换言之,他们认为艺术作品之间没有某种固定的、共有的能够被定义为同一“家族”的本质。美国著名分析哲学家约翰·塞尔在《表达与意义》一书中,更是直接说明“文学是一个家族相似性概念”。

“这些学者使用家族相似性概念的方式与伊格尔顿有不同:他们要么是想说明定义没有用处(如莫里斯·魏茨),要么是来证明自己的哲学思想(如约翰·塞尔),而伊格尔顿却试图下一个定义。”

但是伊格尔顿并不是给定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而是借助“家族相似理论”的思想,找出文学现象中的五种相似性。

正如伊格尔顿在书中所言,“一部犯罪惊悚片和一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看上去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可能比impasto(一种绘画方法)、大管独奏和芭蕾舞具有更多的共同点。因此或许‘家族相似性’更容易在人们称之为文学的现象中发掘(picked out)出来。我的感觉是当人们称一件作品为‘文学’时,他们脑海中通常会浮现出五种事物(things)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一些组合(combination)。他们称之为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虚构的,或者产生对人类经验的重要洞察而非报告经验事实,或者是以一种特别强烈的、比喻的或自觉的方式使用语言,或者不像购物清单那样实用的,或者是被高度评价的一件作品。”

他将这五种相似性因素概括为:虚构的(fictional)、道德的(moral)、语言的(linguistic)、非实用的(non-pragmatic)和规范的(normative)。

所谓虚构的是指文学是想象性的、创造性的,而不是对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

道德的是指人类的意义(meanings)、价值(values)和质性(qualities),而不是非本体论的后康德哲学意义上的责任、法律、义务和责任,是从价值和质性角度而非符码、规则等角度来认识文学的道德性,文学在上帝死亡之后的后宗教时代成为了道德的范例(paradigm);

语言的是指文学对语言的特殊使用,对语言的“去自动化”(deautomatisation)“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强调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非实用的是指文学是审美意义上的、无功利的,没有直接的或特定的社会功能,是文学的构成性要素;

规范的是指一部作品在写作上达到了范例的水平。

围绕着这五个方面,伊格尔顿与众多理论、思潮进行了对话、思辨,并给出了评价。

从“家族相似理论”出发寻找文学的本质,在众多头绪纷杂的方式中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即从众多文学现象的千丝万缕联系中找到了可以代表文学的五种特征,使得文学本质的探究有了新的思路,而且对众多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充满了启发性和建设性。

然而,从“家族相似理论”本身以及五个维度的思考中,我们依旧无法找寻到文学的本质,无法给出文学的定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家族相似理论”。

第一,“家族相似理论”本身便存在着内在逻辑上的问题。维根斯特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取代并否定事物之间的“共同性”联系,“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关系为前提,否定了‘共同性’,也就否定了‘相似性’,从而也就无所谓‘家族相似’”。

维根斯特坦以家族成员为例,认为即使同一个家族的两个成员没有共同之处,他们之间仍旧存在着重叠、交叉的相似性,例如“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性情”等等,而这些相似性因素使他们形成一个家族,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论述。显然,构成一个家族的是他们内在的血统、血缘,这恰恰是家庭成员的“共同性”特征,即本质特征,其他的相似性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第二,正如伊格尔顿所言,“‘家族相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包含了扩展和转型的内在能力”,“它(“家族相似”)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ng),在时间和空间上,它指向超越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因素在不同时期和地域可能会指向不同的内容,即能指是变化着的,而且相同的能指在不同时期和地域可能会指向不同的所指,充满了随意性和武断性。

其二,五个维度。

按照伊格尔顿的说法,“文学的所有这些方面的边界是有多孔的、不稳定的、模糊的,并且倾向于合并到它们的对立面或彼此融合”,这五个范畴类别“在文化和历史上是可变的”,可以因时因地变化。这一点恰恰照应了伊格尔顿对“家族相似”的动态理解,所以他十分明确这五个维度是不能给出文学的定义的,并且它们是很容易瓦解的。

例如,以语言为例,俄国形式主义强调“陌生化”(making-strange),通过对语言施以暴力使之扭曲、变形,从而不同于日常语言,试图让人们摒弃日常经验,回到形象本身,获得感性的审美的体验。然而,正如伊格尔顿在书中提到的的那样,“一个人的专业话语就是另一个人的日常话语”,在审美体验上可以理解为某些人的感性、审美的体验是其他人的日常生活体验。

例如一个渔夫日常的捕鱼体验和一个企业家放松休闲时的捕鱼体验,虽然是同一种行为(或劳动),然而前者却绝不会产生向企业家那样悠闲、自在的感受,后者也不会产生前者捕鱼大丰收的高兴与喜悦。

这就说明对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处理,是一种经验性的行为,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界限仍旧是模糊的。

在借助“家族相似”理论和五个“相似性”维度探求文学本质失败之后,伊格尔顿借助“家族相似”的思想来思考什么是文学理论的问题。在他看来,“没有一个被所有文学理论都分享的本质,但有一个概念与如此多的文学理论相关,以至于可以称之为全能理论。这个概念就是策略(strategy)。”

这就与其在1983年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给出的“一切文学批评都是政治批评”的结论不同。

实际上,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结论:政治批评”这一节里,伊格尔顿也提到了“策略”——“区别一种话语于另一种话语者既非本体论的亦非方法论的,而是策略上的。这就意味着,首先要问的并非对象是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接近它,而是我们为何要研究它。”

然而这个“策略”的意义却不同于《文学事件》中的意义。这里的“策略”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文学事件》中的“策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

《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关于“策略”的理论来源于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借助詹姆逊的“象征行为”理论来加以阐释。

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一书中,将文学视为一种社会象征行为,是对它所处的环境中的问题的回答。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将“悲剧”看作是“净化”的象征行为,例如“山羊之歌”可以视为是对替罪羊赎罪的象征行为。

詹姆逊还提出文学的阐释模式是一个双重行为,既要阐释文学文本本身,又要阐释文学文本中的亚文本(subtext)。

“如果说文学是对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的象征性解决,那文学的潜文本就是这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而文学也成为这个矛盾的一部分。在这样的一种理解中,文学和现实是不可分割的。这不是因为文本是现实的反映、同构、复制,也不仅是因为现实永远已经是文本化的,最主要的是,文学是对现实的策略性行为:文学不仅使某个环境出现,而且是对这个环境的回答。”

在书的结尾,伊格尔顿如是总结:“策略是有目的的(purposive)计划,但不是一个单一主体的有意识(intentional)话语。一个非文学的例子就是葛兰西称为霸权的那种力量,霸权指向某些目标,但不能被理解为一个单一主体的行动(比如统治阶级)。策略既不是客体,也不是单一的(unitary)行动。假如策略完全是现实世界的事物,这不是因为它‘反映’或‘对应’现实,而是因为它通过运用某些受规则制约的手段,以一种维特根斯坦式语法的方式将现实组织成有意义的形式。”

正如伊格尔顿在书中所言,客体和事件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泾渭分明,而这样一种策略思想可以调节将文学视为客体或者事件的两种不同观点。

在《文学事件》一书中,伊格尔顿坚持了他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并借助维根斯特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思考,从五个范畴即虚构的、语言的、道德的、非实用的和规范的加以详细论述,并对众多理论思潮和流派做出了评价。

在对文学理论本质的思考中,他学习伯克和詹姆逊的思想,提出了“文学是对现实的策略性行为”的观点,这一观点充满了启发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反思。

参考文献:

1.Terry Eagleton,The Event of Literature.New Heave: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

2.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路德维希·维根斯特坦:《哲学研究》,涂纪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6.吕黎:《重访反本质主义文学观》,《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3期.

7.董志强:《对维根斯特坦“家族相似”理论的批判》,《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8.特雷·伊格尔顿 马修·博蒙特:《批评家的任务——与特雷·伊格尔顿的对话》,王杰、贾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John R. Searle,Expression and Meaning(Cambridfe,197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