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那时节,花纷,琳琅清越;那时节,你我,推杯换盏。
多少韶华倾负,多少流年虚度。
但,在那悠然又怅惘的回眸间,遇见纳兰容若,遇见他的词。“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纳兰的词,那么美,那么伤。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他的身份如此显赫,可谓是真正的“官二代”,而其父纳兰明珠,在二月河所著的《康熙大帝》中,泼墨浓厚,也是康熙前夕的重臣,无论是小说,还是历史,都是如此。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在此途中,他曾写下一首著名的词《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丈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而他的情路坎坷,在野史上也曾有过他对他的表妹爱而不得,最终有情人相隔宫墙的传言。但无论是对发妻的悼亡之爱,还是对表妹的迷蒙爱恋,纳兰的一生,短暂,辉煌,却永远哀情。情字何解?纳兰心事几人知?
或许,多情,重情的性格,铸就了他的词的巅峰。悼亡之诗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但每一个诗人的情丝都不尽相同。苏轼的《江城子》诉尽十年悲怆;陆游的《钗头凤》倾尽离索哀莫;而纳兰容若,不直言悲哀,将悼念怀恋和无尽痛惋化作对爱情的期盼。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多么美好的期盼,于纳兰,却是倾尽一生也无法做到。他的爱,随着卢氏,化作一抔黄土。
纵后来有苏氏相陪,顾贞观等好友约伴,他仍旧是寂寥的吧。他,做了一生的别人眼中的大清才子,却也做了一生的人间惆怅客。
三十一岁,卒。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