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出现,仿佛有一道光透进来。
我们开始意识到,
原来人生真的是可以这样活的啊!
原来,不一定非要考上好大学,人生才有希望。
原来,不一定非得要如此苦闷压抑。
原来,不一定非要出人头地,
原来,做个拾荒者也很好,
“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
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
一面工作一面游戏,
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作家闫红说,在十三四岁最“别扭”的年纪,
三毛的那几本书救了她,
让她觉得,被忽略也没关系,
神经质也没关系,成绩不好也没关系。
“我于是看到那个名叫三毛的台湾女孩,
像另外一个自己,
她也有个被家人宠溺得有点霸道的弟弟,
有凶巴巴的老师,她同样是在家中被忽略,
在学校被责罚。”
同时,这个曾经“别扭”至极的三毛
还带给了那个时代闫红们希望:
“一个当年被父母亲友看做问题孩子的二毛,
为什么在十年之后,
成了一个对凡事有爱、有信、有望的女人。”
闫红说,
从她的笔下,我看到惨绿少年,
也可以月白风清,
摇身变成洒脱的女子,
去周游世界,看浩荡人间。
“她是给我勇气的那个人,
让我也能放弃常规路线,
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三毛,
就好像是喜欢自己,
不完美,别扭,问题少年,
叛逆,想要挣扎,跳出牢笼。
读三毛的故事,就像是在读自己。
初中的三毛,数学成绩最高才拿过50分,
为了应对升学压力,三毛钻研考试技巧。
她发现每次考试题目都是来自课本的习题。
于是每次临考,
三毛将课后的题目和答案熟记于心。
连续几次,她考试都拿下满分。
分数突然提高,引起了数学老师的怀疑。
有一天,数学老师现场拿出一张试卷,
让三毛在十分钟内做完。
很显然,三毛完成不了。
接下来,让三毛刻骨铭心的羞辱发生了。
多年后,三毛这样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在全班同学面前,这位数学老师,
拿着蘸着饱饱墨汁的毛笔,叫我立正,
站在她划的粉笔圈里,笑吟吟恶毒无比地说:
‘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
在我的脸上,
她用墨汁在我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
因为墨汁太多了,它们流下来,
顺着我紧紧抿注的嘴唇,渗到嘴巴里去。”
画完后,老师让三毛转过身给同学看,
引起一阵哄笑,
老师再命令三毛走出教室,
在挤满了学生的走廊走一圈。
终其一生,三毛活成了自己比较喜欢的样子,也在潇潇洒洒中挣脱了碌碌无为的怪圈,愿我们在生活的洗涤里像三毛一样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