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班,鹿小立被安排在钉纽扣小组。穿针引线后在同事刘水英的指导下钉上了第一个纽扣。
一件衣服三颗纽扣钉完,王瑛过来查看:“后面这两颗都剪下来重钉。”
小立满脸茫然,不知是哪钉错了。
“一是位置不对,你看三颗纽扣离门襟这条边距离不一样,纽扣扣上门襟会有点扭;二是纽扣与布料间要留四五毫米,你这样距离太短,纽扣扣上两片门襟贴合的太紧,扣时手感不好;三是纽扣和布料条纹没对齐,看起来不协调;四是纽扣四个眼中走线左右交叉和对称交叉混用了,看起来就有瑕疵;五是钉好后打的这个结离布料有点远,看起来像个线头影响美观。”
鹿小立听了脸已红到耳朵根,拿起小剪刀剪下纽扣。王瑛继续说道:“还好这是全羊毛粗纺面料,要换成涤纶与粘胶混仿面料和皮质面料,那这件衣服就成次品了。因为一拆上面会留下针眼,有品味的顾客是不会购买的。”
鹿小立紧张的有些发抖,一针刺过去深深地扎进了左手食指尖,疼得她叫出声来。
几步外的王水英对小立说:“没事,多扎几次后就不会再扎了。当初我也是满手扎了窟窿。”
到中午小立不仅左手指尖被扎多次,生疼得狠。右手指也被顶针的铜环磨破了皮。
她对着痛处吹吹气继续钉着。一个星期后动作已熟练,扎到手的次数也已极少。
每晚睡觉前小立都要看半小时服装制作技术的书。这日王瑛洗漱好坐在被窝里,忍不住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学服装制作技术?”
“我不会别的,就会点做衣服。于是想把它学好。”
“现在你钉纽扣不会扎手了,但看你好像有点不在状态。”
“都钉一个月的纽扣了,的确有点厌倦。另外她们说的也对,这是没技术的中年妇女干的。”
“我和她们差不多的年纪,干一样的活。为什么我是后道主管,她们还是普工?”
“……”
“后道是出厂最后一道检验,从我们手上出去的每件衣服都代表着我们厂的形象。一个纽扣,一个线头,一个褶皱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体验,都会影响到消费者是否选择我们的衣服,我们责任重大。你很想学技术,那你有没有想过从什么地方开始学最好?就在我们后道,你想,我们每天看那么多衣服,我们最清楚哪个部位出的问题最多,哪些地方需要在缝制过程中最需注意。这些你总结出来后,再自己动手去做,就能有意识地去改进,去规避。你再看她们,做了十几年的后道,钉了十几年的纽扣还不知道西装为什么有:单排一扣,单排两扣,单排三扣,双排双扣,双排四扣。因为不会去问为什么,思维固化在一个纽扣上,因此没有长进。我们要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想出解决方案。另外你可千万别辜负蒋大魁的好意。”
小立听了有些醒悟,将这些运用到了工作中去。在钉纽扣,翻看剪线头中发现了衣领、双肩、门襟等多处质控点。记录了哪些地方容易出现线头;哪些地方易跳针;哪些地方易出现褶皱。总结质量问题哪些是设计版型造成的;哪些是缝制过程中产生的。
进入圣吉服饰以来,小立从王瑛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心打开了,嘴也甜了。她口中的王主管转变成了王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