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安全悖论】
昨天我们说,不能只看见现代化的好处,看不到代价。当然,反过来也成立,不能只看见代价,看不到好处。
今天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看看现代化的好处和代价,是用什么方式展开的。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这本书里说:过去几千年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瘟疫、饥荒和战争,很快就会被全部攻克。
我并不觉得战争会被攻克
读到这段,我脑子里突然想,赫拉利漏写了一件事。除了瘟疫、饥荒和战争,还有一件事——犯罪——其实也快要被解决了。
我也并不觉得犯罪可能被攻克,换句话说乌托邦就是乌托邦。罗胖说低级犯罪会减少,没错,但我觉得高级犯罪会更多。总体数量不会有他期望的那么好。就像最近的“想哭”病毒。这种犯罪规模,如果一台电脑算一次犯罪,那么仅最近的中招的电脑数量就远远超过这几年的凶杀案数量。电脑病毒怎么能跟凶案数量比较?如果是病毒发生在正在行驶的全自动驾驶的汽车上呢?互联网技术不但让数字产品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科技犯罪的边际成本也是趋近于零的!当然,类似的问题《攻壳机动队》以及类似的赛博朋克反乌托邦艺术文学作品已经讨论了多年了。我只想提出,犯罪是人性不可能分开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未来的高科技犯罪分子,会光明正大的拿着枪,走在大街上,干掉想干掉的目标,然后从容离开。因为所有监视器里所看到的头像都是一个笑面人。——《攻壳机动队——笑面人》
之前读过一篇批判逻辑思维以及得到平台“信徒”的文章。当时仅觉得有点气愤,但回头想想也不无道理。逻辑思维虽然一再重申要用批判性思维处理自己引入的新观点。他们的主旨在于激发思考,抛砖引玉,同时强调多时接纳多种想法和观点。但如果如果读者真的这是一根筋的,无法容纳多种思想,甚至笃信,则实会没修成精英成而了盲流。不过,身处经常自相冲突的认知升级体系,真正的盲流,呆不长。被漂洗得褪去污泥的白玉倒是会浮现不少。
我们的大脑,不思考,就会生锈。罗胖子提出问题,就算自己有另一套不被你接受的想法,他让你动脑子这一行为就不错了。
另外,既然脑子已经转起来了,就要意识到自己专注力的合理分配。众多知识付费不可贪全,要做减法(谢吴军)得到当下最适合的。
当然,我说的不是所有犯罪类型,我指的是街头犯罪和暴力犯罪,比如盗窃、谋杀、强奸等等,破案率将大幅提高。犯罪,作为一度困扰城市生活的问题,将变成极为罕见的现象。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你先别忙着否定这个结论。
我们每天看媒体和网站,觉得犯罪问题不是越来越严重吗?不好意思,那是你的错觉。
现代的媒体比过去发达得多,每个人有很多机会听到更多的犯罪,听得多了,就会以为社会不安全。就像“校园霸凌”的现象,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世风日下!其实,“校园霸凌”过去一直都有,只不过当时媒体不发达,学生又没有手机,视频流传不出来,才让人感觉这种事不多。
现代社会的治安越来越好,这是一个事实。
19世纪,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是英国的伦敦,那时的谋杀率高达万分之几。20世纪,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纽约,谋杀率是十万分之几。谋杀率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下降十倍以上。过去二十多年,美国的人口增加20%,同期暴力犯罪率下降30%。
这种情形,中国人也深有体会。九十年代,一些城市有“飞车党”,街头犯罪也常见。现在呢,虽然还谈不上“夜不闭户”,不过犯罪确实已经大大减少。尤其是在大城市,深夜走在马路上,你不会有害怕,这种安全程度让很多外国人都大为惊叹。
那就奇怪了,犯罪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有机会正当赚钱,谁会为非作歹呢?失业率降低,犯罪率当然随之降低,这是社会学的老生常谈。
第二个原因,和经济发展也有关系——娱乐行业高度发达。
娱乐行业的本质,是消耗掉年轻人多余的荷尔蒙。说白了,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沉迷于玩乐,也就没心思犯罪。驻伊拉克的美军曾经发现,每新建一个足球场,当地犯罪率就会大大减少。
我想讲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科技飞速进步。在科技进步下,犯罪变得困难重重,成本升高,同时破案率大大提高,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举个例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纽约的犯罪问题非常严重,凶杀、强奸、枪击、抢劫、贩毒等案件,每一项都高居大城市前列,纽约当时也被称为“犯罪之都”。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纽约犯罪率却一路走低,甚至低于美国的平均犯罪率水平。于是各路政客,甚至有经济学家都跑来争功劳。
但是我最近看到一个解释——因为1991年,人类发明了网络摄像头。
网络摄像头这个技术,一开始是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他为了一边坐在实验室里工作,一边可以照顾隔避房间在煮的咖啡。这项发明,很快就被英国警察利用起来了,用来监控城市的犯罪死角。
纽约是从1996年开始大规模安装摄像头,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为防范恐怖袭击,更多摄像头被安装。这样警察打击犯罪的效率,才大幅提高。所以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他讲的“对犯罪零容忍”,需要的也正是摄像头这个技术基础。
朱利安尼担任纽约市长期间,谋杀案数量下降60%,强奸案减少三分之一。整个纽约分布了几十万个摄像头,平均每人每天要被拍到十几次。这样的“全天侯监控”下,即使犯罪,怎么能逃得掉?
未来社会,不仅政府要安装摄像头,企业、商户,甚至家庭和个人也都会安装。摄像头会越来越多,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成为常态。
随着摄像头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也在突破。在这种技术条件下,针对商户的抢劫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现在摄像头非常便宜,小卖铺都能安装好几个,所以现在在中国,抢劫商户是尤其不划算的。
因为电子支付非常普及,便利店通常没有多少现金。就像在今年,有几个劫匪在杭州抢劫,杭州号称“电子商务之都”啊,阿里巴巴总部就在那里。劫匪抢了三家店,才抢到一千多块,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内心有多崩溃。
摄像头的普及,让交通肇事的破案率也会变得很高。开车撞人后心存侥幸,想要逃跑,这已经被公认是很愚蠢的行为。
这只是现代社会安全网的一方面。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充分数字化,就是绝大多数人是依赖互联网生存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生活,会留下很多难以洗刷的数据,比如网络订餐、网购、浏览记录等等。这些数据会保护我们的安全,即便犯罪发生,犯罪人也很容易被抓获。
很多人都有感觉,近几年很多旧案都被翻出来重新破获。
比如著名的“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从1988年持续到2002年,一直都没有破获。去年,凶手终于被抓住,根本原因还是大数据。随着大量人口信息和个人信息录入互联网,成为数据库,犯罪分子越来越不好隐藏。只要他们还要与别人发生联系,就会不可避免地泄露马脚。
随着每个人深度嵌入互联网,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安全。
我们「得到」App里有一个订阅专栏,是熊太行老师的《关系攻略》。他在“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之后,在专栏里面写了一篇文章,给出了一个看起来很怪的建议——
他说,如果你要生活得更安全,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要多挣钱。
如果点击图片无法购买,请将「得到」App升级到最新版
什么意思?过去,有钱会被罪犯盯上,按说是更不安全。但是在现代城市社会,有钱会让你住进更贵的社区,总体上会大幅度提升你的安全。
比如说学区房,很多人都觉得,买那么贵的学区房是傻子。其实,学区房不仅能让你的孩子有好的老师和教学条件,其实更重要的是,你购买了一种权利——为孩子挑选更好的同学,为自己挑选更好的邻居。
假如一个小区里,都是为学区买房的人,会让这个小区特别稳定。因为这批房主对孩子的教育有期待,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些人因为孩子的关系,联系会更加紧密,对社区的安全性也更关注。你等于是嵌入了这样的连接网络,无论是当前的安全性,还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都会更高。
你可能会说,那现代社会的安全性就一定提高了吗?
这可不一定。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是,局部风险逐步在降低,但是社会总体风险其实在剧烈升高。
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们明天接着聊。
王煜全 产业理解|预见未来:大突破与小革新
今天是“企业的前瞻性经营”的第三讲——“预见未来”之《大突破与小革新》。以下是干货笔记,完整内容欢迎收听音频
1.大突破与小革新
大的科技突破会有一系列的应用,形成产业潮流和风口。我们需要辨别大突破和小革新的差别。
大突破具有偶然性,是不能掌握的,很多时候靠运气。做大突破的人,运气比实力重要。
小革新具有必然性,是必然发生的,自然而然。就算你做不到,别人也很快能做到。
大突破之后往往间隔很长时间才有下一个大突破,而且大突破刚出现时往往不能充分释放其威力,需要一系列的小革新帮忙提升效率。
例子: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代表。我们都记住了瓦特,但其实瓦特并不是蒸汽机那个大突破的发明人,而是其中一个小革新的发明者。但正是这一系列的小革新,使蒸汽机真正进入了可以运用的产业领域。
大革新虽然了不起,但不能直接用。所以甚至有时候,小革新的意义要大于大突破的意义。
所以说,很多科技突破,如果没有懂科技的企业家通过一系列的小革新把这个科技突破的成果带到社会上来,其实这科技突破对社会是没有贡献的。掌握先进科技的企业家才是第一生产力。
2.产品化的过程需要多项科技协同研发
大突破往往来自基础科研的突破。但科研是单向领先,而企业做产品化是研发过程,往往需要多项科技协同研发,共同作用,这些技术彼此影响,共同决定最终产品的成败。
所以说, 大突破后的小革新必不可少。
例子:比如手机。一款新的手机的推出是由于芯片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能耗问题也会凸显出来。可以通过提升电池容量、或者调整芯片的能力结构,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一个大的科技突破往往会成为新产品推出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并不充分。要使得新产品能够顺利推出,还需要一系列其他的小革新来支持它。因为最终的产品不是靠单项领先,而是靠综合性能更优。
3.成功的企业家是怎样运用规律的?
前瞻性的企业家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大突破,理解它对产业的意义。从每一个需要的维度进行革新、提升效率,成为利用这个大突破推动产业的第一人。
例子: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马斯克说自己是用第一性原理指导自己的创业,其实他真正的思路是借助科技突破、实现应用领先。 就是“用别人家的坦克打闪电战”。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池技术,所以他借助了松下在锂电池技术的突破。配合这个大突破,他给自己的车增加了电池数量、改进了电池组管理,从而提高了汽车的续航能力。再加上互联网的概念,使他的车实时在线,加上这些小突破,才成就了特斯拉汽车。
他成功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上一轮的大突破,再组织一系列的小革新,使自己的产品做到更优。
4.摩尔定律:大突破以后的小革新
最近一个新闻,讲一家无人机公司开始批量采购氢燃料电池,这说明无人机的长途飞行问题有望解决,无人机市场有机会有大的发展。
原因是,虽然现有的轻燃料电池也还不能完美地解决无人机的续航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大突破来了之后,小革新是必然的。
大突破以后的小革新基本都遵循摩尔定律,一段时间后,价钱都会下降,水平都会上升。 这个大突破是非线性的,是指数级的。但是大突破只会来一次,大突破之后的革新就是线性的,是能够预期的。如果能把握住这个大突破,后面再做线性的发展去推动,那就可以把这个产品实用化。所以,无人机市场现在有很大的机会。
我们组织前哨的科技特训营也就是为了让你看到各个领域的大突破,选对你可以利用的突破,然后再针对性地帮你运用到自己的领域里,在这个基础上配合小领域的小革新,打出自己的闪电战。
王煜全, 前沿侦查第337天。
吴军 第217封信丨不要那么匆忙,好么?
真是巧了,昨晚做梦梦到儿子也对我说“爸爸,不要这么匆忙。”haha,草草一看,周围的人大多是因为孩子和家人才会放慢/调整自己的节奏。很庆幸。
今天和你聊一聊我家里的事情。几年前大女儿要在美国申请大学,暑假的时候,我太太带着她在华盛顿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做暑期实习,女儿晚上下班后,就复习SAT考试。
这个考试是美国大学入学的一个参考成绩,并不像中国高考那么重要,但是分数不高总会让申请材料不完美。SAT的题目并不难,但是要考满分却不容易,因为任何事情做到完美总是不容易的。当时我在Google上班,便带着小女儿在加州,根本没有管大女儿的复习考试。
一个暑假回来,她算是复习好了,那些题目对她来讲都不难,但是每次模拟考试总要做错一些题目,尤其是非常简单的数学还会有一点粗心错误。大家考过试都知道,如果真的因为不会做题,错了丢分是活该,但是不遗憾;如果自己明明会做还做错,就比较遗憾了,如果觉得题目简单还做错,就更加遗憾了。
大女儿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眼见还有一个星期就考试了,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改进了,因为并不是说考试时想着小心谨慎就能做到万无一失的。我问了问她模拟考试时做题的情况,看了看她错的题,似乎做得急了些,因为一些错误是没有把题目理解透彻造成的。而在考试的几个单元中,她每个单元最后都剩下足够多的富余时间。
针对她的这个情况,我讲,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每一道题读完之后,等五秒钟(从一数到五)你再开始做。她按照我说的试了一次,模拟考试不再有错。等到正式考试时,她拿回来一个满分。这五秒钟看似浪费时间,其实让她有机会重新思考一下题目,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事情,是我们太匆忙,太着急。
在过去的近40年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这样长期高速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托经济发展的福气,中国人已经开始富起来了,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不仅温饱不愁,而且有钱享受一下了。我记得小时候,父辈们在街头巷尾相遇的时候,总会用“吃过了吗?”这类传统的招呼语问好。今天,大家见面取而代之的是“最近在忙什么?”
今天读书群里同学分享一篇帖子,是国内搞VR的从业人员抱怨国内的VR泡泡在破灭。主要是做的太说,吹得太狠。不禁回想起上周六的讲座。从业人员逆向工程破解分析Google的Daydream。虽然都是合法手段,但是真的对破解者的细心以及Google所投注的心血由衷惊叹。尽管只是第一,二代的硬件,Daydream已经运用最有突破的硬件+软件+算法的组合系统优化VR/AR定位。其中有个细节,(推测而已)Google为了自己商业机密,好像还拖延了某高端算法研究实验室的论文发表。尽管如此,在去年的GoogleIO上,Daydream依然是差强人意的。
这就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好好做事的,展示却不咋地。另一边是吹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demo在“不同形状”的盒子或影片里,结果是从连业人员都看不下去了。
依然看好VR。就如王煜全所提到,18年5G上市后,至少VR直播会火爆。而其他的,看看这周的Google IO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吧。
面对这个问题,几乎人人都会眉飞色舞,略有自得地介绍最近是如何如何地忙不过来。忙碌成了社会的主旋律,似乎忙碌才是在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不忙”等同于不上进,见了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化让全世界都卷进了忙碌的漩涡。但是,忙完一圈,除了物质生活外,其它方面是否比过去更好了呢,还真不太好说。
回顾人类的历史,最初的情况并不是像今天这样的。按照《人类简史》中的介绍,人类曾经逍遥自在地生活了许多万年。想想游牧时代的人们,小时候的日子,也就是漫山遍野无忧无虑地玩耍。长大之后,虽然要定期花一些时间来打猎或放牧,但是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晒太阳,做游戏,吃吃喝喝和打情骂俏。只要不遇到瘟疫等疾病,他们也能快快乐乐地生活到60岁。到了农业社会,人类为了糊口不得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忙碌一辈子,因为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不够吃穿。
在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物质财富开始极大地丰富,照理说生活应该悠闲了吧。不,自由自在的日子反而终结了。那种在月光之下,大家围坐在篝火边跳舞,享受美食和调情的浪漫时光渐渐变成了历史。
虽然单纯从GDP上讲,今天中国人比北宋时富裕多了,但是要知道那个时代连武大郎都能住得起有独家小院两层楼的“联排别墅”,今天大家还在为住房发愁呢。按照《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那时遇到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这样的节日,东京(汴梁)城里可是有通宵达旦的灯会庆祝活动。
在今天的地球上,可能只有人类是唯一不停工作的动物了。因此,有人讲,人类所谓的文明进程,其实是人类付出了无休止劳碌的代价,才得到了一个物质日渐丰富的社会,而除此之外,我们是否是富翁,很难说。
当忙碌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时,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问自己一下:慢下来,我们是否会过得更好呢?至少对我来讲是这样。我有时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多事情是在目的还没有想清楚,迷迷怔怔,在世俗力量的驱赶下,就匆匆随着奔涌不停的人潮去做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欲与权力又让我们进一步急速行走。虽然越走越快,越走越远,而且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标,但是停下脚步一看,自己又回到了原点。这就如同考SAT时,题目还没有看清楚,就匆匆开始做了。
于是,我开始学会了做事情之前抬头看看纯净的天空,沉静下来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以免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感叹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和我自己讲凡事要慢三拍,有时我的家人,或者同事朋友要和我说一件事情,让我做决定时,我会说“我现在脑子不工作,让我明天再回答你”。等到了明天,我发现我所要说的话,所做的决定,和当时匆匆忙忙作答时经常是不同的。
一个人做到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是很难的,那得有些不寻常的本事才行。我很佩服圣·方济各(旧金山市的名字圣弗朗西斯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有高尚自负的胸怀,从而视世俗功名如无物,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过俭朴健康的生活。
这一点,我做不到,也不建议任何人做。毕竟我们不是圣徒,无法只从大自然中寻求无穷的乐趣。但是,我们做事情慢一点,少走点弯路,多花点时间享受浪漫情操,使自己时不时地沉浸在奇思妙想的长河中,畅游人类知识和艺术的海洋,还是能做到的。
《圣经》上讲,“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既然我们不是上帝,何不休息休息,不要那么匆忙,好么?
万维钢 日课189丨高频切换工作法
今天我们说一个熟悉的话题 —— 到底要不要在工作中来回切换任务?这个话题现在有了很新的进展。
任何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都会告诉你,高效率来自注意力集中。你应该排除干扰,坐在那儿老老实实地把一个任务做完,再做另一个任务,尽量避免在不同任务之间来回切换。这是因为切换任务是有成本的,大脑每次转换任务都得重新熟悉,要付出时间适应。所以我们工作的时候切忌东张西望,切忌时不时查收邮件,切忌动不动拿起手机看朋友圈,最好找个不受打扰的环境。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不仅仅是想把活干完,而是想把活干“好” —— 想要有点创造性的话,那么时不时切换任务反而是有利的。比如我们解读过蒂姆·哈福德的《混乱》这本书,其中就提到,那些创造性思维比较强的人,比如艺术家,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分心。
我们还讲过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跟集中思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发散思维喜欢有休息的时间段,换换脑子干干别的事儿,比如散散步、睡一觉,反而更容易获得新灵感,我们不建议连续在一个问题上花费太多时间。
而今天我要说的这个新研究,可以说是刷新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甚至让我感觉有点吃惊。《哈佛商业评论》网站5月10日有篇文章,叫“想要更有创造性,就计划好休息时间段”( To Be More Creative, Schedule Your Breaks ),作者是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三个研究者,Jackson G. Lu,Modupe Akinola,和Malia Mason。
文章是个简要的研究报道,原始论文发表在《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期刊上,我把截图贴在这里。这个研究说对于创造性任务来说,经常切换任务是有利的。这个说法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不算新鲜,但魔鬼在细节中 —— 为了了解这个研究的细节,我特意读了他们的论文,这一看就吃了一惊。
实验中切换任务的频率之高,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研究者做了好几个实验,我们重点说其中两个。
第一个实验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受试者是美国某大学的学生和校友,他们的任务是做两道英文文字题。题目本身不算难,但就算英语是你的母语,你也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想到答案。
题目是这样的,给你三个词:way、mission、let,然后问你能不能再想到一个词,跟这三个词分别连接,都能组成新词。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sub”,跟前面三个词组成 subway、submission 和 sublet。就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实验者用这样的题来考察受试者的创造性思维。
像这样的题,一共有两道。每个受试者有4分钟时间来做这两道题目。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被指定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
第一组是“连续切换”。受试者必须轮番思考这两道题。做第一题,考虑30秒,时间一到马上去想第二题,再过30秒又回到第一题,如此反复地在这两道题之间跳来跳去。
第二组是“任意切换”。在4分钟的时间内,受试者可以随意在两道题中切换,愿意怎么分配时间,来回考虑都可以。
第三组是“中间切换”,在4分钟里,前两分钟考虑第一题,后两分钟考虑第二题。
那你猜哪种方法好呢?按常理来说,第二组方法,任意切换应该是最好的。正好有思路的时候不会被打断,没有思路的时候可以换另一道题做。其实我们平时考试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把会做的题目都先完成,不会做的慢慢做。从来没有一个考试,这个题给你30秒钟,30秒后马上去想另一道题,另一道题30秒没想出来再倒回去想第一道题。所有考试都是给个总时间,你自己任意把时间分配给各个题目。
但是实验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第一组,连续切换组,有51.4%的人把两道题都做出来了;第二组,任意切换组,只有12.5%的人两道题都做出来了。第三组,中间切换组,是14.3%有两道题都做出来了。也就是说,以30秒为一个单位时间连续切换组的成绩,大大超过另外两组的成绩。
咱们想想这个结果。一道题想30秒就被打断,马上思考另一道题,还是30秒,再回来,这切换速度也太快了,结果反而做题的效果最好。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以前我们说,心理学这个科学没啥惊喜,因为心理学家研究的结论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他们做个实验证明一下 —— 但是今天这个结论,的确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
另外一个实验是在网上招募了一批受试者进行的,也是做两道题,总共8分钟。第一题是列举砖头的各种用处,第二题是列举牙签的各种用处。实验也是分三组,第一组连续切换,写一个砖头的用处,再写一个牙签的用处,反复来回;第二组任意切换,你可以随时在砖头和牙签之间跳来跳去;第三组中间切换,前4分钟想砖头的用处,后4分钟想牙签的用处。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跟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很相似,也是连续切换组的成绩最好。
我说说这两个实验的特点。
我们以前讲发散性思维也好,创造性思维也好,我们讲的是换脑子,放松一下,休息一下,比如工作一会儿就去散个步吃个饭。但是这个研究不是这样,它是在两项同样难度的工作之间来回切换,不是利用休息时间换脑子,而是强制利用工作来换脑子。
另一个特点是,转换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它并不是在第一个问题已经没思路了才让你换第二个问题,而是强迫你换第二个问题。砖头和牙签的实验也是,这边想出一个,马上想另外一个,这就好像同时跟两个人下棋一样 —— 难道说同时跟两个人下棋,反而比每次只跟一个人下棋的更有利于发挥水平吗?
那研究者自己怎么说呢?研究者认为,之所以这种强制切换的方法有效,是因为人脑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进入一个不经意的低效状态 —— 实际上你已经没有新想法了,是在原地打转,但是你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原地打转。你意识不到你的灵感已经枯竭了。这个时候如果来个强制打断,先让他去干个件别的事儿,稍后再转回来,才能换一个新角度考虑问题。
我看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 也就是说存在一种状态,是你以为你还有思路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没有思路了。
而且这项研究不是孤立的。研究者提到几个类似的研究,结论都是连续切换最好。比如有个研究是让受试者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这个四个种类下的不同物品,就发现四个种类轮流说,每轮每个种类只说一个物品,效果最好。
那么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建议就和以前那些“时间管理”的建议正好相反 —— 应该每工作一段时间,就被打扰一下,做做分心的事儿,比如说查看电子邮件。研究者建议用闹钟,其实如果你是在计算机上工作的话,有些软件可以用。
如果你用的是 Mac 的电脑,推荐一个我常用的软件,叫 Time Out,能根据你设定的时间提醒你休息。
如果你用的是 Windows 或者 Linux,也有很多类似的工具,我截图在这里供参考 ——
(哈哈,请订阅得到原文。)
这些工具本来是防止久坐影响身体健康,提醒我们在电脑前工作一段时间就站起来走几步用的,没想到可以用来提升创造性思维!
丨万维钢的评论
我想先重申一下,所谓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能说创造性思维就比集中思维、执行思维更高级。能列举砖头的各种用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缺乏真正知识的支撑,这种思维没有大用。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你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没有固定的套路,是你在没有路的地方搜索 —— 如果有固定套路你执行就可以了,那就谈不上创造性。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会告诉你砖头有什么用,你只能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搜索砖头都有什么用处。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功,说的高级一点叫“探索”,其实就是“搜索”和“摸索”。
仅就创造性思维而言,不停地换思路确实是个好办法 —— 这个地方搜索得差不多了,那就换个地方找。
可是这个研究所用的轮换频率,也实在太高了。这种方法究竟有多大推广价值呢?比如你参加高考,数学最后两大道题都比较难,一上来可能都没有什么思路 —— 难道你应该给自己掐个表,第一题想30秒后,改想第二题,第二题想30秒后,再想第一题?这个我真不敢下结论。
如果你昨天问我怎么做这两道题,我肯定说应该把第一题做完了再做第二道题。但是今天我看到这个研究,也想做个实验,不知道我们的读者中有没有老师,能不能安排学生们做这个实验。原来的研究用的是小题目,切换时间只有30秒,那我们用两道真正有点难的数学题,也许应该把30秒,改成1分钟、或者两分钟?
那篇论文最后的讨论部分,研究者也表示他们不知道最优化的切换时间是什么,也许跟任务的难度相关。但他们猜测,随着思考进行,切换时间应该越来越短!因为你已经熟悉这两道题了。
我自己也在演练。读书似乎不应该被过分打扰,但是整理思路、给专栏文章列提纲和最终写作,我准备加大打扰的密集度。
丨由此得到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非常新的研究,说如果是为了创造性思维,那就应该跟传统的“时间管理”反其道而行之,增加打扰和休息。这个研究的令人吃惊之处在于,打扰的频率越高、打扰的方法越被动,对解决问题的帮助反而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