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题记
肖复兴写过一本《我教儿子写作文》的书,沿用了他的书名做本文的题目,心有惶然,却想不到比这更贴切的,只得东施效颦了。
疫情汹涌的新学期,停课不停学,我正好从部队自主择业回来,给儿子当“老师”便成了责无旁贷的义务。想到小时候作文常被老师表扬,便决定重点把儿子的作文教好,并以此做为我执教能力的试金石。
教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写作文或许就像一个老兵将一发发子弹压进弹匣一样轻松,就算自己弹药不足,去库里也能找到。各种作文教辅材料买了一堆,肖复兴的《我教儿子写作文》便是其中之一。“执教生涯”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先动员发动,充分调动积极性。(当了二十年兵,干过四年政治指导员,这个最拿手。)方法就是阐明写好作文的好处:提高考试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将来说不定还能出几本书,靠写作挣钱,成为知名作家……。在我的宣传鼓动下,儿子的小脸红红的,看得出来,有点小激动,仿佛已经在班里鹤立鸡群了。
“排比连环掌”“比喻形意拳”“万物拟人功”一发一发开始往他“弹匣”里填。为了检验学习成果,布置他去写《寒假里的一件趣事》。写作文的是他,可我却就像个打完靶的新兵,幻想着发发都能命中十环,紧张而激动地等待结果。等了一个小时,觉得应该大功告成了,迫不及待地去看。见我推门,他就像个犯错的士兵见了首长,赶忙抬起搁在桌面上的下巴,抽出裤兜里的双手,迅速左手托腮,右手执笔,全神贯注的投入“创作”。可是本子上只有三行苍蝇般的涂鸦。我做了一次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要冲动,又给了他半小时。半小时后,终于由三行升级到了五行。我像一箱拔掉拉环的手雷,瞬间爆炸了,对他进行了“猛烈的火力覆盖”:拧耳朵、拍桌子、撕本子……。在他一把鼻子一把泪的时候又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理论宣讲”,反复重复几个包含“磨蹭”“懒惰”“堕落”等关键词的句子,感觉心里堵得慌,像一发哑弹卡进枪管,使劲的鼓倒想捅开,却越使劲卡得越紧越深。他眼里擎着泪水,不停咬着袖子,湿了好大一片。“火力覆盖”的杀伤力让我迷失在“卡弹”的焦虑中,直到重新审视那几行大字,才发现每一个都是“枪管威胁”下的唉声叹气。想想小时候的自己,又何尝没有如此“唉声叹气”过啊。
后来,儿子居然主动提出化干戈为玉帛,并想继续学作文。这种转变看似一个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男孩的必然,也正是这种所谓的必然让我忽视了惩罚对他心灵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伤害,最终累积成“犯错的士兵见了首长”后的条件反射。生存的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教育的方式左右着人格的发展,惩罚带来的是懦弱,还有可能是以牙还牙。犯错不是坏事,犯错恰是学习的机会,我提醒自己,对待孩子的错要理性,对待自己的错,同样也不必陷入自责的泥沼,更重要的应该是做接下来正确的事情,反省如何“洗心革面”当一个好爸爸。
前面的挫败让我明白儿子还没有找到写作的“靶心”,无事可写的迷惘成了他写作拦路虎,当初的那点激情,就像雨后的彩虹,来的灿烂,去得决绝。素材的发现与挖掘才是写作重点,是技巧中的技巧,而我弄的只是些花拳绣腿的文字技巧,妄想有了一堆子弹就能打出个天才射手。无的放矢引发的“两败俱伤”,让我痛定思痛:要把本末倒置的先教“怎么写”后教“写什么”的错序反转过来。孩子的眼里,每天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春游,不过生日,不考第一,好像就无事可写。
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给儿子看半小时电影,三部《指环王》足足看了二十天。剧终的那天晚上,他追问还有没有第四部。我告诉他没有了。他很失落,感觉心里空空的,并问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觉得这是个引导的好机会,就像一扇虚掩的门,轻轻帮他推开,肯定会闪进一道光,便欣然告诉他:“一部电影看了这么多天,说明我们已经和电影里的人物交了朋友。电影结束了,意味着和老朋友们彻底说再见了,换作谁心里也会不舒服,这就是空虚。解决空虚也不难,听个故事,看个小品往往也就过去了。”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发出了“人的情绪好奇怪”的感叹。绕了个圈子,我步入了正题:小学生写作文老觉得无事可写,可是,看一部电影都能引起情绪上的大波动,把这个情绪记录下来,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作文嘛。他很赞同,可却不知道如何去捕捉这些瞬间。生活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一个十岁的孩子内心其实无比丰富,却无法主动觉知,正如你在读这行文字的同时不会意识到正在看着自己的鼻子,没有预先设定的大脑把它阻隔在视线之外了。抓取美好瞬间需要大脑的提前预设,这或许就是挖掘作文素材的关键。儿子在明白这个道理后,内心仿佛又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火苗。
为了帮他发现素材,我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心疼写作业的儿子,想给儿子削个苹果,发现只剩一个了,而且还烂了个大洞,于是将新鲜的一半切给了儿子,自己把烂掉的一半抠吧抠吧自己吃了。儿子听了大呼无聊,抱怨故事枯燥。情节确实简单,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太过乏味,但我随后又说了一句话:“这个妈妈就是你妈妈。”“为什么要吃这个烂的呢?就不能吃好的吗?扔掉就是了,我不喜欢你们这样。”我不明白他在听了我的话后为什么变得如此恼羞成怒。我满心以为他会小感动一下,或许还会给妈妈一个拥抱,可他却把恼羞成怒瞬间传染给了我,气得把他推了个趔趄。他吓坏了,赶忙说这个故事很好,还要好好写篇作文。我冷冷的甩了他四个字:你看着办。
作文写好了,先说爸爸讲了个故事,觉得很枯燥,在爸爸讲出“这个妈妈就是你妈妈”后,是如何如何感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觉得妈妈很伟大也很不容易,真想一下子扑进妈妈怀抱大哭一场,还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又一次震惊了,稚气的顽童竟然如此谙熟地演绎口是心非、取悦成人的“现场直编”。谎言的背后大多是“万马齐喑究可哀”专制威慑,如果是他错了,那么首先是我错了。我的反思避免了第二次的“火力覆盖”,没有庆幸,只有脊背的发凉。小时候,读过几年书的我在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面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不是对“为人父母”认识有多深刻,恰恰是因为没有认识才让我找到了在家庭中的价值感。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穿,缺的就是价值感,自我否定的人格总是企图用谎言在夹缝中寻求庇护。
从“怎么写”到“写什么”,却忽略了“为什么要写”,一个士兵没搞清处为什么当兵,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兵呢。写作是心灵的表达与沟通,硬要加上太多技巧的枷锁,那便同时也把心禁锢了起来。心灵的表达恰似一颗童心看世界,看到什么,那便是什么,也许那不是我们希望的“什么”,即便是错的,那也是一个真实的错误。孩子总是善于发现,拙于解释,回头再咀嚼一下儿子的那句“为什么要吃这个烂的呢?就不能吃好的吗?扔掉就是了,我不喜欢你们这样。”的话,就会发现,他其实是想表达:爱与被爱何必非得舍弃一个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人,过多的给予往往是一种情感负担。这就是一个孩子的理解,我不得不承认这种理解确实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为我常看到老婆和岳父之间为一块牛肉或者一个鸡腿推来让去,最后反而演变为面红耳赤的拌嘴。我用提前预设的自我认知去审视他含糊不清的解释又怎能不背道而驰、恼羞成怒呢。孩子不但善于发现,拙于解释;同样善于盲从,拙于判断,从而以他们的方式做出让人反感的行为,其背后是价值感、归属感缺失导致的信心的丧失。如果我们成人能够发现这个秘密,不妨先试着让他自己解决,你的鼓励也许就是那把关键的钥匙,他打开了那扇门就意味着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果他拒绝打开,那就和善而坚定地要求他打开。
教学发展到这里,作文似乎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路走了这么远,我已经忘记了为什么选择出发,因为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摆在了我面前,使我不得不调整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