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这期改群之前,我也一直在学习如何审核稿件,但是对于改稿这种技能,有熟手指点和自己摸索,虽然最后的结果可能差不多,但是在时间上,前者会大大缩短。
之前看稿总觉得看不出问题,或者只能找到句式、标点这类的小问题。通过学习才了解到,合格的编辑需要看文章的框架是否完整,论证是否清晰,表达是否精准等等。
从这次批改的四篇文章中学到
1.精髓和开头忌用万金油句式,如何判断是否为万金油句式,把概念书名换成其他书试试。
比如这句精髓「如果能够明白《终身成长》的底层逻辑,那么,在面对生活中无数的选择时,就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获得人生的最优解。」(换成《终身成长》也同样适用)
2.开头导入不要太长,开头是听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应该快速引入书籍概念,讲清楚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那书名里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整本书翻下来,我发现:
助推,是一种影响别人决策的方法。它提醒你可能会犯的错误,帮助你正确决策。
这是「助推」这个词的语义和定义
辨析,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不仅要知道一个概念是什么,还要知道它不是什么。
刚才说了,助推是用胳膊肘轻推,请问它不是什么?
不是强推。助推既然是用胳膊肘轻推,那就不是用力推,也不是根本不推。
放到决策过程中,按照何帆老师写的推荐序:
举个例子,孩子病了但还想吃垃圾食品,我们不能一巴掌糊过去(这是强推),也不能把糖罐子放在那里放任不管(这是不推),而应该,比方说把「健康的食物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才是助推)
举一反三:孩子喜欢玩电脑,送去给杨永信电击是强推,孩子去网吧也不管是不推,应该在家里创造爱读书的环境,规定时间玩电脑游戏。这才是助推。
3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是固定模板,但是也不要把模板给用死了。
是什么可以直接在导入的时候就讲清楚,讲书稿也不一定非要三个部分。
为什么和怎么办之后可以继续讲应用或者注意事项。
4.所谓的新知或者亮点,我认为从议论文三要素上来说,是指论点新,论据新,论证新。
什么意思呢?
就像两个小孩吹牛,一个小孩说我知道个你们都不知道的事是这样的,另一个小孩听完说才不是呢,其实应该是这样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知识差。
论据新则是选择一些大家没听过的案例和故事。
伦证选择自己写一些一针见血的句子,比名人名言更有说服力。
5.三个重点标题的提取,拉取重点的报幕方式,更适合文学、历史、哲学类的作品。工具营销类书籍更适合问句形式。
6.在文章开头导入的时候,不要写一些生僻概念,一切文字都应该为文章主题服务,而文章主题应该是这本书最能给读者带来收获的地方。
就是所谓的亮点,举例《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者了解了什么是指数基金之后,肯定最想知道的是如何通过投资指数基金为自己赚钱。
所以实操的部分应该给予更多的笔墨。
7.在写讲书稿时需要注意听的逻辑和看的逻辑有所不同,听是线性的,很难前后文对照。
比如《极简法则》作者的逻辑是:
价格简化-命题简化-价格简化的例子-命题简化的例子-价格简化的注意点-命题简化的注意点。
这对于听众来说是很不友好的。
所以,建议采取更清晰的方式:
(1)价格简化是什么?
(2)价格简化有什么优势?
(3)比方说哪些公司用了价格简化?
(4)价格简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5)命题简化是什么?
(6)命题简化有什么优势?
(7)比方说哪些公司用了命题简化?
(8)命题简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再讲一下两者的共性和差异。
最后总结。
8.在写稿时,我们应时刻反问自己。这段内容我想表达什么观点,听众听完之后会有什么收获。假如这段话听众听完之后,感觉很虚,就像是喝了一碗鸡血,激情澎湃但是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行动。那么这段话就是一段正确的废话,可以删掉。
9.关于讲书稿是否可以使用原书例子的问题。
首先参照平台要求,如果平台说不能用那就不要拗。
其次例子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并不是书中创造出来的,当然可以用。但是不要照抄原文。
平时对书里的例子做转述练习是很好的提高方式。
看完这些问题总结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都具有普遍性,甚至是会反复出现的。
之前在豆瓣上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审稿的时候遇到可改可不改的句子,尽量不改。每个作者都应该保持自己的风格。
当时就想,那这样的话就没什么可改的了,在改群学习后,对这句话的含义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