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的经历交流
冬去春来,惊蛰已过,各种动植物都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样貌,而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也表现的更加活泼爱动。
早晨走进教室,就听到了嗡嗡的声音,以前也能听到,只是今天显得格外混乱。看到我进来,这时候能听到学生“习惯性”地说出了数学、数学、数学......
经过了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开始上课,刚讲了两分钟,安静的教师里突然出现了熟悉的声音,抬眼望去正看到了威站在别人旁边在说话,点到他的姓名后,他照旧回到自己的位子,此时几个学生都举着手不断重复着两个字--老师。强调了一下班级规定后,学生渐渐坐正听课了,但是讲了几分钟后相似的场景又一次再现。这次通过集体口号,学生坐正听课,过了几分钟,熟悉的场景又一次重复出现......这样的场景不知道多少次后,“终于”下课了。
为什么每一次强调后学生只能维持三五分钟的听课。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通过读一些教育著作,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学生是不太喜欢听大报告的,尽量淡化理论性的讲座,善于把理论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融入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在故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感染。另外在专题讲座中,应以朋友般的态度体谅学生,以自身的经历让学生感觉老师和他们是一样的,同样也有过类似的心理历程,从而让学生更加信任老师,更加靠近老师。
是啊,我们平时的许多语言和行为只是简单的“感动自己”。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最有力量呢?是声音大,还是气势足?是行如风,还是猛如电?都不是,最有力量的应该是“感同身受”。只有让别人有同样的感受、产生同样的感情,融入其中的事才是最有力量的。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经历,不要怕说出自己的“不堪”过往,要勇敢的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