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可以说是反思,至今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今天就记录一下这个困惑吧。
在写下一些文章之后,心里产生了一些疑问,我到底应该写什么内容呢?昨天写下那篇文章之后,虽然华丽地扣了个标题党风格的帽子,但是内心十分不爽快。因为我根本没有资格去谈论那个话题,而且,从我自身的角度,文章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平时也不能有意识地执行。那我写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特意在某些平台上观察了一番,发现类似的文章经常出现,看着看着便开始感觉恶心,现在基本已经免疫了。然而,为了让自己写得更舒坦,让读者更有收获,我该写些什么呢?肯定不能写某某方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用过的,一种是没用过的。用过的,还没见效果,如何写?即使是见效果的,别人也早已用不上了,写了还有什么用?没用过的就更不能写了,自己都不能执行的方法,又怎么能说服别人呢?又以什么名义告诉别人,那样做肯定就牛逼呢?如果自己对那个方法也是一知半解,还要硬着头皮写下来,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单纯是为了分享,还不如直接把源文章转载过来给大家看呢。所以,目前来看,方法类的文章,暂时可以告别我的台面了。
熬鸡汤也是肯定不行的。不得不承认,现在文章泛滥之下,很多都是空泛地谈一些应该持有的信念和坚持的行为。对于像我这样的人,刚开始写这些东西练练笔倒是不错的,毕竟可以大写特写,把自己的绝对完美主义一丝不差地展露在屏幕上,而这也是很多人愿意做的事儿。有时还能写出自我激励的感觉,不知不觉间就信心满满。但是鸡汤虽然很补,喝得多了,即使闻到味儿也会恶心。不是因为自己不需要激励了,而是自己能被激励的阈值增大了。再看到那些鸡汤愉快的冒着泡,就感觉是自己的鸡皮疙瘩不断跳动,真心没有胃口,甚至反胃。
另外,所谓的一些信念,自己只是知道是没用的。很多人都知道一大堆道理,但是就是活得不如意,一个道理重复讲很多遍都是正确的,但是人们之所以没做到,并不是因为差我这张嘴,而是其中某一未知环节出了问题。而在我反复谈这个道理的时候,可能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果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多年后还是一枚吊丝,那个时候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会觉得脸一热,就想找个洞钻了?更何况,如果自己没有做到,不管多么声嘶力竭的呼喊,即使喊掉了脑袋也是没有人信的。
想象那些与我一样认真地在电脑前写文章的人,突然感觉蛮有趣的。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表达激烈的情怀而写下一些自己都没有真正想明白的东西,挺为难自己的。现在终于明白了李笑来老师说的“写作的第一个阶段是思考”,但是,是写作促进了思考,还是思考成就了写作?这个我还不清楚,可能是相辅相成吧。
现在的脑子也确实比以前乱了很多,想了很多正常人从来不曾想的问题,即使是对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现象,也要问出几个为什么。我觉得完全可以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的那些精神病一样,盯着一个石头好奇地看很久,还能看出乐趣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离“传教士”不远了。
可能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意义的,但是很多问题都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它们一个个沉淀下来,会让自己很疲惫。现在面对一个个话题欲言又止,因为还没有想透。当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时,又觉得很搞笑:这是一个正常人该想的东西么?正常人会问为什么要生孩子么?如果我的父母曾经好奇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可能就不会在这白话了。可惜,我现在健康地打字,而我的孩子要当心了。
接下来的写作之路上,可能就是那些问题的呈现吧,想透的就落下,至于没想透的。。。。得,我又开始为孩子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