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三个故事,如有雷同,并非巧合。
01
有一个朋友被熟人邀请去公司听课,说是帮忙凑人头,话说那熟人在保(平)险(安)公司上班,每月有发展新人的任务。
朋友侠义心肠,加上熟人说只要听够几节课就好,保证不会耽误她一点儿事,于是就去了。
听课的地方在城市的西边,而朋友住在城市的北边,为了不迟到,朋友每天早上要6点钟起床,去赶车。生物钟和生活轨迹突然就被打乱了,起初朋友感觉很新鲜,甚至会为自己能起这么早去行侠仗义而自豪。
几节课很快过去了。熟人有些不好意思,告诉朋友:领导说了,发展的新人要上够一个月课才能算数,既然已经来了几天,能不能呆够一个月,不会让你白呆,我个人给你发工资……
朋友心里就有些不愉快,可看着熟人抱歉的神情,又没法说什么。她想:帮人帮到底,不就是一个月嘛,再说,多少还有些工资,咬咬牙就过去了。
快到一个月时,熟人说,嗯,这几天会有一个小测试,进我们公司只有测试通过的人才能留下来,你就走走形式,撑满一个月啊。
测试成绩出来了,朋友意外地分数不错。之所以意外是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来撑场子的,课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听,没想到结果还不错,于是一下子来了兴致。
为了通过另一项测试,朋友很认真地拿着书看,背,然后成绩当然很理想,也因此受到了熟人和她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正在朋友自信满满、为自己开心时,熟人说,不管你做不做这行,反正人人都需要保险、理财、办信用卡,你要在我们这儿有个工号,身边亲朋好友谁有这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做,既方便亲戚朋友,自己也顺便赚了钱,多好的事儿呀!
朋友想太对了,顺便的事儿,为什么不做?
熟人又说,这个月公司搞活动,办够五张信用卡就能领一台电饭煲呢!
朋友迅速在脑子里盘算了一下,五张太简单了!自己家的人再找一两个朋友就能轻松搞定!
然后,然后,朋友就风风火火各处联络去办信用卡;办完信用卡又按要求提醒持卡人们有闲钱可以放上去理财啊……
再然后,就不知道了。如果朋友坚持下去,应该会成为他们的伙伴吧,如果坚持不下去,也没关系啊,反正你这个人的核心资源公司也已经获取了啊。
把大的任务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可以完成的小目标,逐步深入,调动人的潜力和资源,不得不说,这家公司将人力资源开发得淋漓尽致。
02
瘦身是女人终生必修的功课,小K也不例外。
可自从18岁之后,除了大学时期因为失恋一度掉到47kg,大部分时间小K的体重都在53kg左右徘徊,无论怎么减都不见效。
每一次减肥都信誓旦旦、决心满满。小K坚持不吃药不打针,坚持少吃多动原则,坚持管住嘴、迈开腿。
可每一次都毫不例外地半途而废,坚持得最长的一次也不足两个月。
直到年过三十,怀了孕。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她突然开始反复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自己即将为人母后的问题: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为妈妈,我能给他的,有哪些?
财富不用想了,和老公两个都来自普通家庭;智商、情商也主要取决于父母,不是靠努力就可以改变的;自己唯一能够掌控的,也许只有体重了 ——确切地说,是掌控体重的决心和毅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她觉得自己必须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开始行动。
小K先从控制孕期体重开始。孕期节食是不可能的,她就少吃多餐,种类齐全,蛋奶杂粮必备。
接下来就是重点:运动。扛着肚子去健身房小K没那个勇气,也没那个时间;在家做强度小些的瑜珈啥的,没有专业指导也不敢做;于是就选了最简单最易入门的:散步,好听点就是,健步走。
她给自己定下整个孕期增重不超过13KG的目标。
一开始每天走5000步,累得气喘吁吁,坚持了两周,身体习惯了之后目标提高到6000步,以此类推,一直坚持到10000步。
孕期三到四个月期间有先兆流产迹象,只好暂停运动、卧床休息,每日里沉沉睡觉,似乎怎么睡都睡不醒,之前的锻炼中断,期间因为孕期反应厉害,吃不下去饭,体重倒也没有增加太多。
进入孕五月,头晕、流产迹象消失,又重新开始锻炼,艰难地重复了之前由5000到10000步的过程,一直到生产、到孩子满月、到孩子半岁……
小K说,能够坚持下来,多半拜肚里的孩子所赐。想要为他培养自己的毅力是一方面,每天抚摸着肚子健步走做胎教也让锻炼本身充满了乐趣,健步时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小说、鸡汤、段子,回到家用文字总结分享下健步中的见闻和收获,更是给了自己极大的鼓励和坚持下去的动力。
坚持着坚持着,锻炼由每天的达成目标变成了习惯,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锻炼着锻炼着,就不必再每天监督自己的体重、饮食和运动量了,锻炼的时间多了,暴饮暴食的机会自然就少了,体重则维持到了50kg左右(生产时,小K的体重是65kg,距离现在不过9个月)。
这样减肥算成功了吗?应该算吧,但对小K而言,更大的成功在于,不止是瘦了,生活习惯也终于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如果从一开始就立志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小K也许还在苦恼中迷茫;但是有了坚持的动力和持续的行动,居然就一步步接近目标,甚至超出意料,生出意外之喜。
03
三年级的女儿不喜欢写作文。
就像她一二年级时最害怕看图说话一样。总不知该写些什么,翻来覆去就那一个套路:今天,我去……,看到了……,听到了……,我觉得……,最后,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假如没能从一件事中明白一个道理,她必定惴惴不安、无所适从,因而显得更加茫然无措。
你告诉她想写出好的文章并不难,多读书多背美文勤练笔,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风格了,她急了就会回你一句:你写那么多,也没见得有多好!
讲真,老脸一红,竟无言以对。
半晌,问她:喜欢初音未来吗?
当然!
那我们来讲讲有关初音的故事吧,随便怎么讲都可以,谁讲得有趣算谁赢。
好啊!
母女俩开始天马行空地讲关于初音的种种奇遇,你一句我一句难分胜负。
又过两天,小姑娘不过瘾,还要比赛,妈妈说你干脆写一写吧
就像前两天讲故事那样,随意在电脑上写一写关于初音的故事。
第一天,小姑娘用两指弹在电脑上敲了一百个字
第二天,一百字;第三天,一百二十字……
直到有一天,女儿兴冲冲地跑来问:妈妈你猜我今天写了多少字——六百四十个!她迫不及待地自问自答。
那这半个月一共写了多少字啊?妈妈问
哈哈,六千多!
哇哦,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能告诉我都写了什么吗?
嗯,我准备写一本书,主角是一个小姑娘,主要写她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带点科幻的风格……我这本书共有十二章,主人公有四个,分别是……
小姑娘说着说着就兴奋起来,滔滔不绝讲了快一个小时她的书。
一个写三百字作文都发怵的孩子,经过半个月的练习,居然就敢说自己要写书了!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
只是如果没有起初那天艰难的一百字,恐怕她也体验不到今天这种写字的乐趣吧?
三个故事,各自不同却又一脉相承。
无数鸡汤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大理想、大格局,凡事往好处想、向宽处行,但更多的现实却教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很多人来说,踏踏实实迈好第一步,循序渐进走下去,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可能。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总结成理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人际关系中的得寸进尺固然令人厌烦,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